资讯

巨大本土需求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

转载 2016-09-23 15:56 张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阳华

  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移动互联网之间创新融合步伐的不断加快,发达国家纷纷作出战略部署,抢占机器人产业制高点。

  《中国制造2025》将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领域部署,今年4月,《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印发,强调推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围绕机器人产业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阳华。

  中国社会科学网: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将机器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将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领域的总体部署,今年工信部等部门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在世界范围内,机器人产业缘何成为国际竞争的新领域?

  黄阳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持续推进机器人的研制与应用已经长达了半个世纪之久。严格地说,机器人产业并不是工业化国家竞争的新领域,而是长期争夺的重点领域。就工业机器人而言,目前业内所谓“四大家族”都是发达工业国的企业。近年来,在产业技术层面,随着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向机器人产业渗透融合,机器人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拓开。在产业政策层面,全球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或“再工业化”,试图借助智能制造技术重拾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机器人作为衡量一国科技与工业化水平的标尺,受到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重视也是应然之事。比如,美国政府多部门相继推行“国家机器人发展计划”和“美国机器人发展路线图”,欧洲实施“欧洲机器人研究与应用路线图”,传统机器人强国日本也在继续加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的研制和应用,强化既有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网: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呈现何种态势?近年来,伴随着机器人尤其是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有观点认为,机器人时代的到来会造成大面积的失业。也有观点提到,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会衍生出新的就业机会。您如何评价这两种观点?

  黄阳华:从2013年开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需求市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占全球的1/4。但是,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即每万名工人拥有的机器人台数),不仅与工业强国相比仍然数量级的差距,甚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可见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潜力具有很大的想像空间。除了直观的规模变化,还应该注意结构的变化。目前,我国基本掌握了机器人本体设计制造、控制系统软硬件、运动规划等相关技术,本土机器人企业创新创业的热情高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机器人集群化发展的雏形。同时,全球主要机器人企业也在加速在我国布局,我国企业也在运用资本手段加强海外并购,机器人产业显露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趋势。

  随着机器人逐渐进入我们的生产生活,确实很多人会担心机器人和工人“抢饭碗”。调研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机器换人,那谁来解决就业?”从现象上看,这种忧虑不无道理。例如,企业安装1台初级工业机器人的成本约为3名低技能工人的年工资总和,如果替代3名低技能工人的话,企业只需一年就可以收回机器换人的成本。但是,也要看到人类的工业化过程一个生产工具不断丰富、不断精细化的过程,机器人作为一种生产装备,与历史上相继出现的蒸汽机、机床、计算机类似,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是结构性的:一部分岗位被取代,但随着新的生产方式和新产业的出现,也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例如,机器人产业发展带来上下游产业就业,机器人的应用还会创造出人机协作和机器人管理的用工新需求。所以,这不是抽象的学术是非问题,而是一个现实的政策权衡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网:当前,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您如何看待机器人产业发展对于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方面的意义?

  黄阳华:绝大多数企业的基本竞争策略是向用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只是在不同的要素条件和制度环境下实现路径有所不同。过去,我国企业提高产品性价比的主要方式是“降成本”,我国也发展成了“世界工厂”。时至今日,“降成本”的竞争模式已经受到成本快速上涨的严峻挑战,包括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这是认识机器人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意义的基本背景。

  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背后,虽然有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引导的因素,但现实层面,主要还是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驱动。一是生产成本层面,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加上新生代工人的高流动性增加了企业用工管理成本,我国传统比较优势面临削弱的趋势。我们在调研中比较明显地观察到企业采用机器人替代低技能人力的步伐明显加快,但这样只是缓解劳动力成本过快上涨的冲击,企业很难将成本控制在原先的低水平上。二是产品质量层面,企业利用工业机器人等高端制造装备,完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改变过去依靠“降成本”来提高产品性价比的“老路子”。当中国制造不再一味地依靠价格竞争,而是更多地依靠质量竞争,这就构筑成了“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转变的微观基础。我想,这是机器人对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意义所在。

  中国社会科学网: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还面临哪些短板?对于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您有何对策性建议?

  黄阳华:虽然市场潜力巨大、战略意义重大,但是我国机器人产业作为技术和市场上的“后来者”,面临的挑战是相当严峻的。一是技术能力积累不足,价值链高端环节掌握能力较弱,集中体现在决定机器人性能的核心部件和关键系统严重依赖于进口,高端应用市场几乎被外国机器人企业垄断。二是本土机器人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盈利水平偏低,持续创新所需的长期投资难以保障。三是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国产机器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企业也难以形成长期的投资预期。四是机器人产业是制造业服务化的典型行业,是由一体化的制造企业发展下游服务业,还是通过分工发展出专业化的机器人服务商,目前产业组织还不清晰,导致机器人行业市场供求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

  推动我国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目前支持性政策的总体导向是偏向于供给侧政策。个人认为,巨大的本土需求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最大的优势,发展本土机器人产业还是应该坚持供给侧与需求侧双管齐下,更为重视需求因素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因素。本土机器人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贴近本土市场需求、快速响应用户服务需求的优势,增强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等服务环节附加值的掌握能力,深化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在资金和知识上“反哺”上游的装备研制环节,有可能形成出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模式。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