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逐步崛起,工业机器人产业培育成长沃土
转载 2017-05-29 12:06 太平洋电脑网 来源:太平洋电脑网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本土的企业也逐渐兴起,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 机器视觉 研发生产企业。同时,机器视觉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工业 机器人 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热土。
工业4.0 时代,工厂的 自动化 设备通常只能应对精确位置,不像人工可以处理简单偏差。而机器视觉能缩短这一差距。根据公开资料,2016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总额达到38亿元,近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6.6%。
纵观我国产业发展历程,中国机器视觉相关产业起步较晚,最初多用于电子及半导体行业,也有“国外机器视觉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其半导体行业发展”的说法。因为,半导体行业的诸如锡膏印刷机、贴片机、AOI检测这类的设备必须使用高性能机器视觉组件。
但在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大力推进下,机器视觉行业也在中国市场度过了发展的最初时期。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拐点来临,降本增效及制造业转型需求必将推动国内机器视觉进入快速通道。
不仅国际知名品牌纷纷在中国开展业务,中国本土的企业也逐渐兴起,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机器视觉研发生产企业。此外,机器视觉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由起初的电子制造业和半导体生产企业,发展到了包装,汽车,交通和印刷等多个行业。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机器视觉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3.5亿美元,占全球8.3%,增速达22.2%,位居全球首位,中国已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机器视觉市场。2016-2020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增速预计将保持在20%以上,将达到十亿美元级的市场空间。
其中机器视觉在工业机器人方面的应用最为普遍。近年来,机器人尤其是工业机器人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机器视觉市场需求的大幅增长。在2016年5月份的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信工部副部长毛伟明透露,把智能制造作为该部门今后的重点工作,制定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十三五”规划,争取更多政策支持机器人关键部件的研发生产和推广。
尤其是当前的以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的智造工业4.0时代背景下,随着 中国制造2025 战略的深入,工业智能机器人产业市场呈现爆炸式增长势头,而充当工业机器人“火眼金睛”角色的机器视觉功不可没。
对于机器人而言,机器视觉赋予其精密的运算系统和处理系统,模拟生物视觉成像和处理信息的方式,让机械手更加拟人灵活的操作执行,同时识别、比对、处理场景,生成执行指令,进而一气呵成的完成动作。
由此可见,作为机器人尤其是智能化可视机器人重要的零部件之一,机器视觉对机器人的灵活性及可操作性的提升具有决定性意义。可以预见随着机器视觉与机器人的深入融合,可视机器人将在未来十年内占据智能装备领域重要一席之地。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logisticsbusiness》:“为什么人工智能会让供应链工作变得更强大?
- 多样化托盘搬运解决方案亮相Fachpack——Timmer发布新型定制化托盘货叉
- 区域分化、电动化与美国关税交织下的全球叉车赛道重塑
- WAIC强化学习新范式探索之夜 | 强化学习与大模型融合,是智能体进化的 “黄金法则”,还是误入复杂迷宫的 “冒险尝试”?
- 德媒《it-zoom》:人形机器人即将取得突破
- 认知机器人会成为工业流程的未来吗?
- 叉车车队的人工智能驾驶安全追踪系统在英国问世
- 欧洲首个 CE 合规无人驾驶物流车辆迈入工业部署
- 展商直击 | WAIC 2025圆满收官,上海码极客实力呈现多模态世界模型与空间智能技术成果!
- 《Dcvelocity》面对面采访:Dematic 总裁 Michael Lars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