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AGV的避障需求,「北醒」推出已量产的固态激光雷达CE30
转载 2017-11-21 09:27 36氪 来源:36氪机器设备想要实现智能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看到和看懂世界的问题。目前,机器的视觉方案包括激光雷达、计算机视觉、红外、超声等。
36氪此前报道过的科技初创公司北醒就在从事激光雷达的研发,产品线可以分为固态激光雷达和单点测距激光雷达。其单点测距激光雷达产品主要应用在植保无人机上,现已覆盖了绝大多数植保无人机厂商和飞控厂商,并且今年已经在机器人领域有了很大的出货量。
不过北醒作为一个为机器赋予视觉能力的科技公司,其目光不只放在了无人机和机器人领域。近期,北醒推出了面向自动导航车(Automatic Guided Vehicle,即AGV)领域的固态激光雷达CE30。
传统的机械式激光雷达,是通过机械转轴的高速旋转来完成四周环境的扫描。固态激光雷达顾名思义,是内部无机械旋转部件的新型激光雷达。固态激光雷达不仅具有更高的探测速度(每秒20-100Hz的探测速度),同时可以保证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可以省去机械旋转激光雷达的人工调试成本,量产价格也就大幅降低。
主流的固态激光雷达的技术有Flash、OPA,36氪此前文章《自动驾驶的未来全靠它!揭秘固态激光雷达创业江湖》中详细介绍了这些技术原理和优劣势,以及各方案路线上的技术公司。
北醒CE30固态激光雷达使用的是Flash技术方案。资料显示,CE30可以同时输出132°水平视场、9°垂直视场范围内的深度和灰度信息,具有垂直方向等同于24线的探测,可自由设定避障的兴趣区域(ROI),也内嵌而且具备20Hz的刷新速率,以及厘米级的精度。
北醒市场总监祁俊云告诉36氪,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他们提供点云模式和避障模式可选。直接需要解决避障问题的客户可以选择避障模式,CE30内部已经对点云数据进行了二次优化,直接输出兴趣区域内最近障碍物的位置信息和距离信息。用户只需要设置AGV车宽、避障范围、输出频率即可,即插即用。CE30的车款设置范围在30-200cm,基本覆盖了主流的AGV车型。当然,有二次开发需求的用户也可以选择点云模式,CE30输出探测范围内的原始点云数据,用户再对这些深度信息进行二次开发。
虽然现在市面上也有众多AGV车使用了双目视觉方案,而且看似好像双目视觉方案的硬件成本更低,但祁俊云认为,其实双目方案需要通过复杂的算法计算得出深度信息,对于处理芯片的性能要求较高,同时对周边环境的特征和光线要求较高,这些周边的成本考虑进去以后其实并不便宜。总体来说, CE30的批量价格会是目前国外激光雷达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对于面临激烈市场竞争而售价日趋走低的AGV产品,CE30的竞争优势明显。同时,由于具备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工业安全认证,CE30会更好的支持国产AGV的出口业务。
北醒在昌平拥有自有工厂,在深圳还有一家合作的代工厂。CE30已实现量产,全球多家AGV厂商已批量采购了CE30,并应用在了双十一期间的电商仓库中。祁俊云表示,CE30的产能现在正处于爬坡阶段,预期明年可达到1k/月,明年的订单量则在万台级别。
CE30同期也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广泛落地,祁俊云表示,他们现在正在配合一些传统车厂、Tier1厂商以及自动驾驶方案商开展具体的落地项目。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探秘镭神智能3D SLAM无人叉车:激光雷达如何铸就全方位立体安全防护
- 《齐鲁晚报 · 齐鲁壹点》专访迈尔微视总经理郑卫军:给机器人装上了“眼睛”
- 比亚迪:绿色动力引擎,引领智慧物流新征程
- 客户案例|卓一8.5m高位三向AGV叉车助力农化企业,构建窄巷道智能化物流!
- 林德叉车荣获京东工业“供应链卓越贡献奖”,双方携手推动工业供应链数智化转型
- 众仓机器人全系AGV叉车崭新升级 助力企业仓储智慧化转型
- 产品详解 | KMP 600P助力智慧物流变革
- “吨位巨擘,风雪无阻”:蚂蚁机器人室外重载AGV在风雪中展现硬核实力!
- AGILOX拓展产品家族,释放无限可能-LogiMAT, Stuttgart
- 新华社:上海首批邮政无人投递车“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