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en系列讲座 | 速感科技CTO 张一茗:vSLAM与人工智能的兴起及产业应用
转载 2018-05-04 06:41 速感 来源:速感5月2日晚19点,由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北航学生分会主办的Lighten系列讲座活动在北航学院路校区举办。速感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张一茗受邀参加并为同学们带来题为《vSLAM与人工智能的兴起及产业应用》的主题报告。
速感科技CTO张一茗首先介绍了SLAM的定义和发展史。SLAM全称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字面可见分为两大部分:定位、构图。基于视觉影像的SLAM系统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在提供准确定位的同时,也能够建立或稀疏或稠密的地图,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但纯视觉的vSLAM依然有它的缺点,比如受光照条件影响大,高动态环境精度下降,对场景复杂度要求高等特点,以Visual-SLAM为基础的多传感器融合SLAM成为新的热点。
随后张一茗为大家讲解了机器人视觉传感器的演进史,并重点分析了三维深度传感器的不同技术路线。机器人视觉系统一路走来,和光学传感器的演进密不可分。
今天,我们大体将机器人视觉系统中搭载的视觉传感器分为三类:以单线激光雷达为代表的一维线阵传感器,以嵌入式摄像头为代表的二维面阵传感器和以特殊光源为代表的三维深度传感器。其中,以特殊光源为代表的三维深度传感器是实现机器人三维视觉系统的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传感器,三维数据的获取质量直接影响了移动机器人后端的算法结果与决策控制。
最后,他介绍了速感科技的发展过程与产业布局,同时与在场的同学们分享了创业历程和创业经验。速感科技CTO张一茗表示由于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或方向时应首先分析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看到大势的走向,充分的站在行业的角度去验证分析需求的存在。分享结束后,张一茗与同学们近距离互动,就技术、创新创业、学习技巧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张一茗丨速感科技CTO
多年组合导航定位系统研究经验
师从中国惯性组合导航领域的著名专家冯培德院士,多年组合导航定位系统研究经验。GAIR2016先锋100创业领袖,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爱好者及资深SLAM研究员。雷锋网硬创公开课及将门创业技术分享嘉宾,《SLAM的前世今生终于有人说清楚了》、《给机器人一双慧眼——机器人视觉系统进化史》文章作者。学术研究上发表多篇相关领域论文,经过长期积累开发出以vSLAM为核心,集探索、导航、定位、避障、路径规划为一体的成熟化机器人无源导航算法。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解析寻迹智行3D SLAM无人叉车的"智慧"从何而来?(本文纯干货)
- 智科技 创未来 | 杭叉美国智能物流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
- 合肥搬易通MiMA电动叉车夏季高温保养指南:专业防护,高效运行!
- 新品发布 | 仓储物流 太重再添一位智慧型选手
- 赛特智能携手深能环保:100台无人清扫车共筑智慧环卫新生态
- 无人车“跑进”零食店,菜鸟实现仓库到货架“小时级”配送
- 斯坦德机器人 | 邀您相约上海2025WAIC
- 盛大揭幕 | 合力开创20+行业智能物流标杆案例集
- 威迈尔人形机器人威宝2.0亮相链博会,搭载全景RGB-D深度视觉系统和AI大模型
- 四大核心能力解码:华睿物料控制系统MCS 驱动物流响应速率革命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