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松机器人在德国慕尼黑发布三项创新技术
转载 2018-06-22 08:06 新华网 来源: 新华网新华网慕尼黑6月21日电(记者徐扬 张毅荣)一个大脑控制两台机器人,双车双臂,协调并进——这是记者19日在慕尼黑国际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贸易博览会上中国新松公司展台前看到的情景。
“这是智能云平台技术的应用,”新松公司品牌与公共关系部部长哈恩晶说,这种技术集成了自主研发的复合机器人运动算法和携带的多种环境感知设备实时监测数据,实现了双车双臂完成复杂运动路径下及运动指令下的多次重复定位,并可实现动态纠错。
这种技术的难点是两台机器人的协调作业。两台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要保持通讯,以保障行动一致,完成搬运等任务。这种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工厂车间内的工作,已经在闪迪等企业投入使用。
这是此次新松参展的三大创新技术之一。此外,应用AR控制技术的工业机器人,以及AI人机交互技术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记者体验了其中的AI人机交互技术,只要戴上一副特殊的眼镜,就可以在虚拟世界体验操作机器人。
作为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机器人企业,新松公司不断突破自我。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惊艳全球。鲜为人知的是,其中与轮滑少年共舞的24台智能机器人全部来自新松。新松为此攻克百项技术难点,在极寒、大风等环境下实现了非工业路径行走以及人机互动的完美表演。
德国慕尼黑国际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贸易博览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此次博览会从19日持续至21日。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brookings》:交织的前沿:能源、人工智能和中美竞争
- 《techxplore》:人类不断制造与我们形状相似的机器人--这有什么意义呢?
- 《logisticsbusiness》:“为什么人工智能会让供应链工作变得更强大?
- 多样化托盘搬运解决方案亮相Fachpack——Timmer发布新型定制化托盘货叉
- 区域分化、电动化与美国关税交织下的全球叉车赛道重塑
- WAIC强化学习新范式探索之夜 | 强化学习与大模型融合,是智能体进化的 “黄金法则”,还是误入复杂迷宫的 “冒险尝试”?
- 德媒《it-zoom》:人形机器人即将取得突破
- 认知机器人会成为工业流程的未来吗?
- 叉车车队的人工智能驾驶安全追踪系统在英国问世
- 欧洲首个 CE 合规无人驾驶物流车辆迈入工业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