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斯顿:国产机器人“优等生”驶入发展快车道
转载 2018-08-24 07:17 证券时报 来源:证券时报盛夏的南京,晴热天气“单循环”。埃斯顿的员工并没有在厂房汗流浃背生产,作为专业的工业机器人公司,他们也正在享受高科技的福利——让机器人去生产机器人,埃斯顿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涉足机器人业务7年,埃斯顿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技术的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装置等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国产品牌机器人企业,是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也是国内机器人企业实力最接近海外机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德国库卡、日本的发那科和安川电机并称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的企业之一。
资本市场给埃斯顿插上了飞翔的翅膀。2015年,国产机器人的“优等生”埃斯顿上市之后,利用资本推动的规模化优势,迅速进入快车道,机器人业务保持翻倍以上增长。8月16日,埃斯顿刚刚发布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25亿元,同比增长72.87%,归母净利润5631万元,同比增长40.37%。其中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超110%。
在“四大家族”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的中国市场,国产机器人产业面临什么样的发展环境?埃斯顿机器人业务每年保持翻倍增长的密码是什么?如何打破价格战的恶性竞争局面?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采访团走进埃斯顿。
埃斯顿南京总部简洁的会客厅里,极少在媒体露面的董事长、总经理吴波,穿着蓝领短袖衬衣,带着厂区的工牌出现在采访团面前,这位25年坚持工作在一线的创业者,衣着、谈吐其实都更像一位资深的工程师。他与埃斯顿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国际机器人联盟执委会委员王杰高博士一起,向采访团娓娓讲述了机器人行业的风云变迁和埃斯顿的成长故事。
“机器人制造机器人”
在江宁开发区,埃斯顿总投资近10亿元打造的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工厂,目前一期已经投产,能看到国内很少见的高度自动化厂房。在巨大的厂房一侧,大批黄色六轴机器人不知疲倦生产着自己的“兄弟姐妹”,而另一侧,蔚为壮观的成品机器人“大军”在接受出厂前的最后检测。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在机器人的封闭区域周围,通过计算机屏幕上数据记录,监督机器人工作。
在埃斯顿机器人厂房,采用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生产模式的一条总装线,3名工人的单班(工作8小时)产能就能达到5000台/年,相比传统生产工艺,工时极大减少,效率有大幅度提升。1月份投产的一期项目,达产后每年机器人及成套设备产能达到9000台/套。
埃斯顿在2011年切入机器人业务,这个行业的“少年”已经跃居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事实上,如果计算上埃斯顿在数控系统和交流伺服系统领域的积累,埃斯顿已经是25岁的“青年”。2011年王杰高加盟埃斯顿,担任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杰高的加盟一下就激活了埃斯顿机器人业务,到2013年,埃斯顿首期7款机器人的研发计划完成,填补了国内机器人产业在伺服电机和运动控制器等多个核心部件上的技术空白。此时也是中国国产机器人爆发的开始,2014年随着地方政府推出补贴政策,国内机器人企业迅速拥挤不堪。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的数量超过了4000家。
与多数机器人企业通过购买核心部件、发展系统集成的方式不同,埃斯顿将重心侧重在关键部件的自主创新,数年间,在机器人领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比如研发高功率密度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双曲面齿轮减速装置等,并将2D、3D视觉技术和手机远程监控等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公司机器人。
基于自主掌握了运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减速装置等核心部件,后续围绕主业有针对性地收购了力觉技术、视觉技术方面的海外公司,埃斯顿机器人品类逐渐增多,陆续研发了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等,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技术的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装置等机器人核心部件的机器人企业。
上市推动二次腾飞
“如果没有上市,我们可能不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吴波看来,2015年登陆资本市场是埃斯顿发展的极为关键一步。
从营收上看,2011年至2015年埃斯顿每年的营收徘徊在5亿元左右,2015年3月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首发募资2.04亿元,2016年9月增发募资约9.5亿元,资本的助力让埃斯顿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5年之后,公司营收保持了快速增长,2017年营收突破10亿元,兑现了在2014年制定的营收目标。其中机器人业务方面,保持每年超过100%的增速,大幅超过行业平均增速。
吴波表示,埃斯顿上市的意义一方面有了重要融资平台,在发展的关键时期获得规模发展优势,另一方面解决了公司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很大的困惑,那就是如何吸引和激励高级人才。登陆资本市场后,埃斯顿的上市平台对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和后续激励有非常大的帮助。
“人才是埃斯顿的核心竞争力。”吴波介绍,截至2017年底埃斯顿共有员工1400多人,其中研发人员499名,有181个硕博人才。在王杰高博士之外,埃斯顿汇集了运动控制系统专家——前罗克韦尔自动化上海研究中心主任钱巍博士等研究团队,此外埃斯顿在英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汇集了运动控制和机器人领域的高水平研发团队。
基于资本、人才和当前发展势头,埃斯顿树立新的发展目标。吴波希望埃斯顿机器人业务通过未来数年的努力,在品牌影响力和销售规模上进入行业第一梯队,更具体的目标定位在到2025年进入全球“第一阵营”。
全球配置研发资源
围绕全球第一阵营的目标,埃斯顿目光盯向海外,但是这种外延非战略的扩张,更像是从全球汲取能量。从2016年开始,埃斯顿发起了多起“高性价比”的并购。包括参股意大利视觉技术公司Euclid Labs, 全资收购全球前十的英国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公司TRIO,控股德国机器人集成商M.A.i等。
在高端人才的带领下,埃斯顿比较充分地利用了海外并购后的竞争优势。比如把英国子公司TRIO办公楼扩建,建设成英国的研发中心,在米兰建设运动控制研发中心,计划与德国M.A.i组建合资企业,按照欧洲市场的标准优化机器人的设计。
埃斯顿对并购项目的整合有独到的策略。除了在并购之前公司管理团队与并购标的的管理团队充分沟通外,非常重视与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的互动,定期组织人员沟通交流;同时充分信任充分放权,不对海外项目派驻管理层,甚至连财务负责人也不派。王杰高博士介绍,埃斯顿与海外项目的整合进度上,并购项目基本上达到预期,甚至超出预期,比如和英国TRIO的整合。有些项目技术比较前沿,比如在意大利参股的视觉系统公司,美国并购的康复机器人项目,整合还需要时间。
吴波介绍,埃斯顿外延并购逻辑十分清晰,只围绕促进埃斯顿技术、渠道和品牌的进步来进行,并购的项目要能够有助于埃斯顿的内生性发展,不为业绩去做并购是公司原则。
“在全球投入资金去做全球化的人才配置是埃斯顿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埃斯顿比较独到的地方。如果要进入全球第一阵营,纯粹靠国内的人才资源,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埃斯顿的发展要求。公司每年投入研发金额占到营收的10%左右,投入既包括国内的技术研发,也包括投资在国际建设研发团队。可以在较短时间缩短和‘四大家族’在人才和研发实力之间的差距。”吴波说。
埃斯顿刚刚发布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589名,同比增长182人,占员工总数35%。研发投入791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1.94%,占同期收入比重10.92%。
产品品质高于一切
“品质是埃斯顿的最高目标,如果品质和成本有矛盾,成本要让步;如果品质和交货期有矛盾,交货期要让步。我们的原则是宁可丢掉订单,宁可增加成本,交付的产品一定是高品质的。”吴波表示,埃斯顿希望通过品质来影响客户、影响市场,来形成规模,最终赶超“四大家族”。
“我们有足够大的市场,有本地化的应用开发和服务优势,有便宜的成本,这些都具备之后,如果品质做到和‘四大家族’一样,我们必然有更强大的竞争力。”吴波称。
对品质的要求不仅在生产制造,还包括对供应链的要求。吴波介绍,近期埃斯顿提出“ALL MADE BY ESTUN”。 不仅是机械臂、伺服电机、控制器,所有部件尽可能地用自产取代外协,虽然从资金角度看要投入更多,换来的却是质量和交货期的保证。
到今年8月底,埃斯顿新的机械加工车间将会投产,将会有FMS柔性制造系统专门生产制造机器人的机械部件。投产之后,除了减速器外的大多数零部件可以自己做,机器人自产率可以达到更高比例。
埃斯顿正在试图改变与供应链企业的合作方式。王杰高介绍,埃斯顿未来要把产业链发展成为生态链,供应链公司也是我们的一部分,生态链的合作关系可能会是利益捆绑的关系,在一个体系之内做上下游产业分工。这样做的好处是产品质量把控,需要改变的时候可以敏捷反应。
与巨头差异化竞争
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伴随上世纪汽车市场需求红利成长的“四大家族”还占有绝对统治力。数据显示,目前“四大家族”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的比例高达57%,外资整体占比约70%,国产品牌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份额不过30%。
不过,国产机器人近5年来增长迅速,市场份额逐年提升。一方面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密度显著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通用工业保有量密度仅为日本的15.42%,汽车工业保有量密度为美国的40.05%,工业领域的增长弹性充足。
另一方面,汽车行业之外,国产机器人在一般工业领域展现了更强的本地化服务能力和价格优势。2017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延伸至国民经济37个行业大类,102个行业中类,在汽车市场之外的3C、通用设备、新能源、光伏,以及家居、食品、饮料等轻工行业销量增速较好。
“我们一定要沿着巨头们走过的路再走一遍吗?我看大可不必。”王杰高博士谈到国产机器人未来发展道路时认为,中国机器人可以在汽车之外的行业做起。他认为,海外机器人企业在汽车行业发展了40多年,机器人在汽车行业正在逐渐饱和。中国有更大的一般工业基础,比如3C、光伏、物流等,这些行业要求安全性更强,操作更简便、回报时间更短,在一些细分领域国产机器人竞争力更强。
成本目前是国产机器人的重要优势,以埃斯顿机器人为例,机器人成本回收周期可降至1-2年左右。但成本策略对国产机器人来说也是双刃剑,在资本和财政补贴的支持下,机器人产业部分产品过度的价格竞争也在消耗企业竞争力。在行业格局初定的时候,头部公司也在享受溢价权,埃斯顿近一年来产品价格没有明显下降。
王杰高介绍,埃斯顿机器人发展方向,一方面是侧重市场较大的通用机器人行业,融合海外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制造工艺,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质量和成本打造竞争力,缩短和海外的差距;另一方面在细分领域抓住机会,在新能源、3C、金属加工等新的机器人应用行业做到标准化的开发。
“目前国产机器人正处在大发展的前期阶段,中国企业有很多优势,一是中国环境有广大的市场,有政府支持和资本市场的平台;二是对产业资源更熟悉,更有利于形成竞争优势;三是作为新型企业有后发优势,策略更灵活。像大海航船一样,有些巨头企业是尾大不掉的巨轮,我们是快艇,看得准就可以大胆冲过去。”王杰高说。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数智领航,合力未来--合力叉车•中叉网2024中国叉车和移动机器人高质量发展万里行”活动圆满收官
- 新质生产力 | 浦东新区区属企业打造“全自动AGV立体仓库”,推动传统医疗器械仓储行业现代化转型
- 喜报!全国首批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专项试点落地自治区,我市AGV无人跨境运输榜上有名!
- 山西省快递行业首次投用AGV智能搬运机器人 一台能顶6个人
- “感恩 同行 再出发”——中叉网25周年庆典在上海圆满举行
- 中国AGV网本周热点回顾(2024年11月4日-11月9日)
- 圆满收官!制造业融合发展再添新动力,2024汉诺威上海工业联展圆满落幕
- 数智赋能、智慧搬运——2024中国工业车辆与移动机器人数智化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
- 盛大开幕!CeMAT ASIA 2024再出发,引领智造新风尚!
- CeMAT ASIA 2024:全球物流行业盛会,展示智能制造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