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工业机器人“心脏”取得突破
转载 2018-11-10 07:43 中国金融信息网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5月16日,格力在“新时代·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格力2018再启航”梦想盛典晚会上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用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经专家组一致认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伺服电机功率密度、过载能力等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意味着什么?
据公开数据显示,自2003年至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持续快速增长,2017年是2003年的几百倍。2013年以来,我国则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但却主要依赖于进口。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几乎被欧、美、日等国企业所垄断。
由于诸多原因影响,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制造水平较低,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均被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国所控制。比如日本的减速器技术遥遥领先并已形成很强的技术壁垒;德国的工业机器人原材料、本体零部件也是具有很大优势。
而中国尚处于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下游,主要是系统集成、二次开发、定制性部件和售后服务。换句话说,我国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部件)还处于低端水平。
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是工业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此番格力宣告其自主研发制造成功,其意义自是不一般。用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程明教授的话来说,格力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用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的项目成果对提升我国整体智能制造水平非常有利,是我国制造业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它的意义在于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可以从此在伺服电机领域无须依赖于国外,帮助国内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采购成本,在与国际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市场较量中一争高下。
同时,它将对提升我国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这一突破对于我国工业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从长远角度来说,它也是对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传递出了一个积极信号,就是拿来主义不能掌握核心技术,坚持自主研发是能够获得成功的,能够在更长远的发展道路上立足,并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而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只有自力更生。
在核心技术自力更生这条路上,格力是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一个典型代表。
毋庸置疑,工业积累的过程是艰辛的,但任何高科技产品,尤其是核心部件(技术)的成功制造,都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只有从基础做起,逐渐积累起信心和经验,并逐渐培养起经验丰富的团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真正牢牢掌握自主权,从而打造出一个让市场信赖的品牌。
毫无疑问,格力今天在工业机器人伺服电机上的成功“突围”,为其将来在工业机器人制造实现更多的领域“突围”奠定了基础。格力坚持自主研发的策略也将为其在工业机器人,乃至于智能制造等更大的市场领域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复合型辊道 AGV | 杭叉智能物流家族再添新成员
- NEW!新品推荐| 窄通道搬运叉车BR-D10P 让搬运更轻巧
- 合肥搬易通|MiMA米玛电动托盘搬运车“经济、高效、安全”搬运体验——MEV20S
- 窄通道、高库容、超续航、更安全,小精灵AGV新品诠释高效物流!
- Mujin 在 MODEX 2024展会上推出入库和出库自动化创新产品
- 海柔创新发布含独家勾取式货叉技术的HaiPick System 3,存储密度再创新高
- 小空间大储量,井松智能新品四向车“全揭秘”!
- 新品来袭|木牛流马全向叉式移动机器人
- 新品首发 | 劢微机器人发布平衡重式MW-E系列无人叉车
- 佳顺智能 | 2021年明星产品 专渠发售 系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