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分拣机器人挑大梁,30秒分好一件快件
转载 2018-11-12 06:55 武汉晚报 来源:武汉晚报
“双11”忙坏了快递人,也忙坏了一批机器人。海量的订单包裹能快速分发到千家万户,幕后有“黑科技”助阵。11月11日,在潮水般的快件就要涌来时,长江日报记者前往黄陂区和东西湖区,走进武汉目前最智能的3个快件分拣中心,探秘“快”的奥秘。
“巨无霸”细分快件到街道
位于黄陂区普洛斯工业园的湖北圆通快递公司武汉转运中心,今年新建了一套进港快件双层智慧分拣设备,做好迎战“双11”的准备。
这套占地近5000平方米、近两层楼高的“巨无霸”非常“聪明”,扫一眼包裹上的快递单,就能自动把快件分派到它要去的区域街道。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快件卸车后,进入传送带。24名供件员从传送带上拿取快件,在供件台上照一下,放入小车等待区,电脑系统就读取了快递单上的送货地址,开始自动指挥快件“登上”一个个方格形状、能左右摆动的流动小车,“坐”到它要去的那一站,然后自动“下车”,落入格口,装袋后发往终端网点。比如,要送到汉口循礼门网点的快件,能自动落入循礼门的格口。
圆通华中管理区营运副总周勇春介绍,设备共有368个格口,包含了分布在武汉市的所有圆通门市。它“聪明”的奥妙在于快递单上的四段码,在外人看来,它们不过是一串数字,其实它们分四节,分别代表着市域、区域、街道,甚至具体到某一名快递员。四段码扫描后,匹配进电脑系统,设备就自动分工了。
过去,这些流程全靠人工取货,肉眼看地址,走来走去寻找对应的格口,不仅速度慢,还难免出错。新设备能提高效率近3倍,每小时操作4万多票快件。“双11”高峰期间,湖北圆通日处理量超过100万票,智慧分拣设备24小时运转挑大梁。
“金刚”“精灵”分拣只用30秒
位于东西湖区田园大道的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华中(武汉)陆路邮件处理中心,105个“大金刚”和240个“小精灵”在车间里穿梭运货,忙而不乱。
它们是一群分拣邮件的机器人。因为主体颜色是橙色,分拣大件的叫“橙色金刚”,分拣小件的叫“橙色精灵”。“金刚”最大可载100斤,同时运两个邮件,分38条线路投放,“精灵”更是有229个路向。途中不堵车、不撞车、自动转弯、自动让行,一趟跑完后自动归位,电不够了自动奔向充电桩。
只见供件员把各路来的邮件,面单朝上,放上自动前来等候派活的“金刚”身上,与此同时,高速相机迅速扫描面单,将地址反馈给“金刚”,“金刚”马上开动脑筋,像手机导航一样规划路径,向目的地格口驶去。它有两个小“车灯”,途中碰到其他“金刚”会自动避让。一票要送到汉正街的邮件,“金刚”仅用30多秒就投进对应格口。
长江日报记者注意到,场地上纵横张贴了许多二维码,形成棋盘网格状。工作人员介绍,“金刚”和“精灵”就是靠这些二维码来指示行动路径,运用了云计算、激光制导运动、红外感应避障等技术,日处理能力超过30万件,缓解“双11”高峰期的邮件处理压力。
在京东武汉亚洲一号仓库,也有300个这样的“小红人”在忙碌。分拣员程国宏说:“以前,人工扫码后,再靠人力搬着一个个包裹到分拣口装袋,虽然只在一小片空间活动,但一天下来,也要负重走很多步,工作内容琐碎重复,体力消耗很大,回家时腰酸背疼。现在只需要操作‘小红人’去做,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编辑:章胜】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logisticsbusiness》:“为什么人工智能会让供应链工作变得更强大?
- 多样化托盘搬运解决方案亮相Fachpack——Timmer发布新型定制化托盘货叉
- 区域分化、电动化与美国关税交织下的全球叉车赛道重塑
- WAIC强化学习新范式探索之夜 | 强化学习与大模型融合,是智能体进化的 “黄金法则”,还是误入复杂迷宫的 “冒险尝试”?
- 德媒《it-zoom》:人形机器人即将取得突破
- 认知机器人会成为工业流程的未来吗?
- 叉车车队的人工智能驾驶安全追踪系统在英国问世
- 欧洲首个 CE 合规无人驾驶物流车辆迈入工业部署
- 展商直击 | WAIC 2025圆满收官,上海码极客实力呈现多模态世界模型与空间智能技术成果!
- 《Dcvelocity》面对面采访:Dematic 总裁 Michael Lars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