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摘瓜、喷药、除草——博田机器人研发种地“能手”

转载 2019-01-05 12:04 唐朝机器人 来源:唐朝机器人

机器人“看”到熟透了的黄瓜,将长长的机械臂灵活的伸到瓜架上,机器手抓住黄瓜,上面伸出两个“小钳子”咔哒一声剪断黄瓜藤,一根黄瓜就这样被摘了下来…


果蔬采摘机器人正在摘黄瓜


这是人民日报描述的一段苏州博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的机器人采摘黄瓜的场景。用机器人采摘瓜果,在欧美国家已十分普遍,而在中国,还是新鲜事物。


也许有人会问,机器人是如何分清黄瓜和瓜秧,又是怎么分辨黄瓜是否成熟呢?博田自动化创始人兼董事长李伟教授告诉唐朝机器人,这都归功于公司的自然环境下的机器视觉技术。


众所周知,相比工厂环境,农业作业环境中光线复杂多变、作业地形多样、作业目标的种类、形状和颜色也各种各样,这种非结构的环境特性给机器人工作形成巨大挑战。


针对这一难点,博田机器人自主研发的机器视觉技术,可在农业作业环境中对目标进行识别、定位与跟踪,为伺服控制末端执行器完成作业提供决策依据,并完成相应作业任务。

果蔬采摘机器人双目立体视觉精准判别可采摘果蔬的大小、颜色、形状、成熟度和采摘位置定位。它的多自由度机械臂,可轻松完成路径规划、采摘和放篮多个任务;同时,搭载的环360°雷达通过不间断扫描,可预先探测作业环境和障碍物信息,并根据所处环境及时调整行走策略,实现自主避障。目前,果蔬采摘机器人可实现黄瓜、番茄、草莓的采摘。


基于团队的自然环境下的机器视觉和多传感器融合、机器人定位、光谱分析等核心技术,博田自动化研发了包括果蔬采摘机器人、农场物流分拣机器人、割胶机器人、除草机器人、植保机器人等10余种农业机器人产品,产品已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


博田的除草机器人搭载了农田环境自适应视觉识别系统,可主动过滤环境中的干扰信息,单一摄像头一次性可完成4行作物的高效识别;苗间锄刀独立控制,可针对作业行完成株间杂草与行间杂草的混联锄草。



无人仓储分拣机器人


博田的果蔬智能化分拣系统以计算机视觉为基础,基于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对果蔬大小、颜色、形状、缺陷等多个指标检测与综合分级。

  除了系列应用于农田和林业的机器人,博田自动化还有一系列农机智能管理系统、农机辅助导航系统等智能农机装备。“我们可以为大型农业园区提供完整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李伟说。

博田目前已形成从地面到天空的一体化农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机器人采摘收获、锄草、分拣、植保施药以及移栽,产品可应用于大田、果园、设施农业以及丘陵山地等环境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