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赵元富荣获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转载 2019-01-11 09:00 航天电子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来源: 航天电子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热烈祝贺
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航天电子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赵元富荣获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赵元富,男,汉族,56岁,江西进贤人,中共党员。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科技委副主任,研究员,博导,微电子学专家。 长期从事抗辐射加固集成电路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是集成电路设计加固技术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引领者,为我国航天元器件自主可控并实现从被禁运到出口的重大转折做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集成电路单粒子加固技术及应用”的第一完成人。
所在集体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本人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7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政府特津,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建设突出贡献个人。作为技术首席承担了二个国防973项目,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核高基重大专项等多个课题,极大推动了我国抗辐射加固集成电路发展。
集成电路的抗辐射加固性能严重影响卫星的可靠工作和寿命,抗辐射加固技术是国防安全和航天强国建设的核心共性基础技术,发达国家对我国严格封锁和禁运。
集成电路单粒子加固技术及应用
项目提出了基于设计加固的技术路线,攻克了单粒子翻转加固、单粒子闩锁加固和单粒子效应检测等重大技术难题,授权发明专利56项,走出了中国特色的抗辐射加固集成电路技术路线。
研制成功国内首款抗辐射加固微处理器,圆了中国航天的“国产CPU之梦”,突破了上电浪涌电流大的技术难题,研制成功国际首款单粒子加固FPGA,实现了航天核心芯片跨越发展。开发了抗辐射加固集成电路研制平台,谱系化研制了230余款产品,已批量应用于北斗导航卫星和载人空间站等三十余个宇航型号,用户单位超过90家,覆盖了重点宇航型号和相关研制单位,为航天元器件自主可控做出了重大贡献;批量出口俄罗斯、法国、德国和瑞士等,实现了航天元器件从被禁运到出口的重大转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重大的社会效益,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均进行了重点报道。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brookings》:交织的前沿:能源、人工智能和中美竞争
- 《techxplore》:人类不断制造与我们形状相似的机器人--这有什么意义呢?
- 《logisticsbusiness》:“为什么人工智能会让供应链工作变得更强大?
- 多样化托盘搬运解决方案亮相Fachpack——Timmer发布新型定制化托盘货叉
- 区域分化、电动化与美国关税交织下的全球叉车赛道重塑
- WAIC强化学习新范式探索之夜 | 强化学习与大模型融合,是智能体进化的 “黄金法则”,还是误入复杂迷宫的 “冒险尝试”?
- 德媒《it-zoom》:人形机器人即将取得突破
- 认知机器人会成为工业流程的未来吗?
- 叉车车队的人工智能驾驶安全追踪系统在英国问世
- 欧洲首个 CE 合规无人驾驶物流车辆迈入工业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