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让金融服务有温度有情感
转载 2019-01-11 17:07 海康威视金小融 来源:海康威视金小融在2014年1月,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在银行业内首家推出智慧银行,几年过去了,如今,这家分行正在推出智慧银行的升级版。新型智慧银行与海康威视一同合作,被创新为“交互型全新智慧银行网点”,具备“看、听、说”的“人工+智能”交互能力,综合部署应用大数据、生物识别、物联网等最新金融科技。
这么一家创新性的智慧银行,到底都有什么呢?
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网点通过相机分析识别能力,联动客户经理的手机,让他能在第一时间获知客户的到来,同时门口的显示屏也会展示相关欢迎语。
网点出入口安装了双目客流统计摄像机,对网点进出人流量进行精准统计,为网点建设决策及人流热度提供数据依据。
网点里还有个奇幻的“时光隧道”,里面有一面“魔镜”。它会对你进行“颜值扫描”,然后再为你推荐相关金融服务,还能扫码贷款。每位客户看到的广告都是合适且专属的。
这面镜子其实融入了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和精准营销,让不同的人收获不同的惊喜,“新型智慧银行要做的就是比你想象中的更懂你”。
海康威视动线分析方案通过客户在网点不同区域的停留时间,判断客户的关注度,并对客户进行识别后形成人员轨迹记录分析,为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持。
来到智慧柜员机前,机具识别身份后,操作菜单会自动切换客户常用功能,免去查找菜单的麻烦。如果点击一键呼叫,客户经理即可来到身边。
新智慧银行全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后台跟踪分析客户流量、业务效率等波动规律,为人力调配提供智能化的管理数据,更匹配客户实际需求减少客户的等候时间。
海康威视与建设银行的这一次碰撞,带给银行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智能化的服务带给客户高效与便利,个性化的服务带给客户温暖与信任,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有情感。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brookings》:交织的前沿:能源、人工智能和中美竞争
- 《techxplore》:人类不断制造与我们形状相似的机器人--这有什么意义呢?
- 《logisticsbusiness》:“为什么人工智能会让供应链工作变得更强大?
- 多样化托盘搬运解决方案亮相Fachpack——Timmer发布新型定制化托盘货叉
- 区域分化、电动化与美国关税交织下的全球叉车赛道重塑
- WAIC强化学习新范式探索之夜 | 强化学习与大模型融合,是智能体进化的 “黄金法则”,还是误入复杂迷宫的 “冒险尝试”?
- 德媒《it-zoom》:人形机器人即将取得突破
- 认知机器人会成为工业流程的未来吗?
- 叉车车队的人工智能驾驶安全追踪系统在英国问世
- 欧洲首个 CE 合规无人驾驶物流车辆迈入工业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