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机器人十大科技技术发布
转载 2019-01-16 09:20 中国日报网 来源:中国日报网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19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年会”上发布了2018年中国机器人十大科技技术,分别是:
毛虫般多足的微型软体机器人;让假肢产生“触觉”的“电子皮肤”;液态金属驱动的功能性轮式移动机器人;中国首个“200T重载工业移动机器人”;介电弹性体人工肌肉和静电吸附脚掌构成的软体爬壁机器人;仿人五指灵巧手;水下机器人“潜龙三号”首次海试;不怕踹的新一代“绝影”四足机器人; “机器人柔性手爪”;大型构件多机器人智能磨抛加工技术。
中国机器人产业在经历了2013年至2017年高速发展的五年,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平均增速超过15%,平均增长率高达30%,至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84.7亿美元。2018年全球经济下行,增速过猛带来的弊端初显,对整个机器人行业的质疑之声也纷至沓来。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等单位的领导,国内外上百位机器人的学术专家、行业领袖、产业精英、投资大咖们,在由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等单位共同组织举办的中国机器人行业年会上,就2018年行业热点及2019年行业趋势,围绕科技创新、国家及政府政策导向及资本青睐方向等话题进行了深度报告与讨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教授认为,我们国家制造业由小变大,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制造业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将来制造业会走向行业高端、人才高端,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形成我们国家制造业的核心地位,这对我们来讲是很大的挑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论证专家组组长、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赵杰教授认为,2019年或者再往后,应该是中国机器人的转型年。机器人本身就是实实在在的事,要靠实实在在的干。他认为中国机器人在2019年面临着三个比较大的转变,即由虚向实的转变,由量向质的转变,由泛向专的转变。中国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国家机器人产业的一个最大隐患,如何攻克这些核心技术,实现机器人核心技术方面的自主可控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关键攻克点。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2018年中国的机器产来才真正迎来良性发展的好时机,人工智能的第三轮热潮到来,使得机器人行业的温度稍有降低,行业相关人员相对冷静了一些,浮躁的氛围和浮躁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资本市场趋于谨慎,只有真正踏踏实实做机器人本体、做产业应用、做集成的一批实体才受到资本青睐;产业环境变好,经过多年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对机器人产业有了一个相对清醒的认识。 与此同时,也迎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制约我国机器人快速发展的“卡脖子”技术依然存在。虽然国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挑战,但是国产机器人目前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是非常巨大的。机器人的发展是智能制造的关键基础,产业专家纷纷表示机器人落地应用场景未来可期。只要行业相关人员能克服浮躁,深扎一线,相信2019年将迎来机器人应用的深扎根之年。专家们也相信机器人行业在未来5-10年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大幅度增长。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