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规划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转载 2020-01-09 10:18 海格里斯 来源:海格里斯
河北沃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是指将原材料进行加工,烹调,冷却,制成主食、半成品、盒饭等产品,并通过计量、包装、贴标、分拣、配送、实现面向终端的高效率加工与物流配送系统。随着新零售、电商等的发展,生鲜这一品类要做好,除了离不开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物流配送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今天海格里斯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规划建设的那些事:

建立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有特色的主食产品,保证商品的品质、卫生标准的一致性;可以通过集中采购、生产、控制价格,提高商品附加值,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可以降低各终端的加工成本,减少库存,降低损耗;还可以快速有效地应对各终端订货需求,实现多品种、小批量、高效率配送服务,降低物流成本。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规划建设原则

1.符合食品加工相关设计规范。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规划建设既要符合HACCP管理体系的要求,又要符合产品QS相关要求。

2.按照功能进行严格分区。包括对各个区域进行严格的温度分区、洁净区与污染区严格区分、加工车间洁净度保障体系的建立三方面。其中,加工车间应设入货区、原料储存区、加工区、成品包装区、成品储存出货区,严格区分开。

3.平面布局应符合产品加工工艺。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平面布局应符合产品加工工艺,使人流、物流、气流、废弃物流顺畅。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人员进入车间,进行一次,二次更衣,风淋,洗手,消毒,不可直接进入车间;

(2)操作人员直接到达各自的操作区域,避免清洁区与污染区人员动线相互交叉;

(3)避免污染物和非污染物的动线交叉;

(4)避免生、熟品之间的相互交叉;

(5)加大清洁区空气压力,防止污染区空气向清洁区倒流;

(6)气流从低温向高温区流动。

4.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规划建设除了应该坚持以上三原则外,还要严格按照工艺合理选择加工设备、物流设备、制冷设备;严格按照节能的原则注重投资的合理性;注重环境卫生,防虫防鼠;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规划流程

设计一个成功的生鲜加工配送中心,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以保障项目的成功

1.充分的调研、论证通过细致的调研,确定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定位、功能、服务对象及其需求。

2.系统设计:生鲜加工配送中心是集加工、冷链、物流、信息为一体的综合项目,要求规划设计时能将四者融为一体。

3.系统设备集成:生鲜加工配送中心涉及加工设备、冷链设备、物流设备、管理软件,集成商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4.科学的管理: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内部耗损的控制,新产品的开发,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人员的培训、管理是项目成功的保障。

5.市场开拓:生鲜加工配送中心从根本上讲是为经营服务的,如果市场拓展不利,必造成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闲置。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规划建设内容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规划建设包括数据调研分析、配送中心定位、加工工艺流程设计、物流系统设计、冷链系统设计、平面布局规划建设、信息系统规划、建筑方案设计八个方面。

1.数据调研分析:包括现状调研、需求分析。

(1)现状调研:调研企业现有经营情况,包括经营范围、规模;经营商品品种、数量;各经营业态对加工中心的未来需求、加工产品的特性;加工中心进出货品种及数量;企业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人员配置、分工;配送频率;周转天数;物料搬运资料,配送据点与分布;拣选情况等数据信息,形成企业现状调研报告。

(2)需求分析:了解企业对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目标要求,包括品种、配送频率、配送品种、配送对象数量;对卫生标准的要求、对保鲜度的要求;准确率、仓储状况、管理水平、人员投入、资金投入、仓储资源使用水平等,形成企业需求说明书。

2.配送中心定位:包括产品定位、功能定位、配送模式定位。

(1)产品定位:表1基本列出了一般大型超市食品加工的产品分类,各超市可根据自己的优势来选择。

(2)功能定位:生鲜加工配送中心按功能划分,可分为库存型(DC)、中转型(TC)、加工型(CK),表2为不同类型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功能定位。

(3)配送模式定位:这里,我们指的配送模式主要是配送频率的确定,一般,配送次数和配送距离的关系是:配送半径在30km之内,可以1天3配;配送半径在30~60km之间,可以1天2配;配送半径在60~90km之间,1天1配即可。

3.加工工艺流程设计包括加工工艺流程、加工设备选型。

(1)生鲜加工配送中心产品加工工艺至关重要,加工工艺流程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六个要素:

①充分考虑加工产品的色香味形,确定产品的工艺配方;

②用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实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③合理选择加工工艺设备与人员配置;

④充分考虑加工产品的成本;

⑤保障加工产品的食品安全;

⑥合理的布局规划与加工环境。

(2)关于加工设备选型,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工艺、规模、布局、公司的发展计划来确定设备。

4.物流系统设计:包括物流量与物流工艺分析、物流设备选型。

(1)物流量与物流工艺分析:包括商品外包装规格分析、零散商品摆放分析、储位的确定、货架的确定、商品ABC分类、送商品波动率分析(每月波动率及每天波动率)、进货量的设定、出货量的设定等方面。

其中,商品外包装规格分析主要考虑搬运或保管的商品外包装条件,既要了解常见的几种商品包装箱的尺寸,又要了解商品包装箱的重量区分。

商品包装箱的尺寸主要有以下几种:

最大:W 480mm ×L 720mm × H 480mm;

最小:W 190mm ×L 230mm × H 100mm;

平均:W 280mm ×L 430mm × H 240mm。

商品包装箱的承重量一般为

最重包装箱重量:50kg;

最轻包装箱重量:4.5kg;

包装箱平均重量:15kg。

而对于零散商品,需装入周转箱与其他商品一起搬运,不能单独搬运。所以要考虑搬运、储存单品的包装条件以及确定码盘标准。

一般搬运、储存单品包装条件为:

平均入箱数:12单品/箱;

平均尺寸:W 106mm × L 235mm × H 120mm;

平均重量:1.6㎏。

码盘标准的确定依据:

堆码尺寸:1000 W×1200 D ×1650 H (含托盘高度);

托盘尺寸:1000 W×1200 D×150 H  单面使用树脂托盘(欧式托盘);

货重:最多1000Kg、平均750Kg(含托盘重量);

托盘放箱数:平均 45箱/PL。

货架的确定需要对运营进行综合分析,包括:EIQ分析(E:订单, I:品项, Q:订货量)、EQ分析、IQ分析;商品特性分析;订单量分析(EQ),即单张订单出货数量分析;订单品项数分析(EN),即单张订单出货品项数的分析;品项数量分析(IQ),即每单一品项出货总数量的分析;品项受订次数分析(IK),即每单一品项出货次数的分析。

商品ABC分类以A类商品10%、B类商品20%、C类商品70%的占比原则进行配比。

(2)物流设备选型

存储设备:包括货架类的驶入式货架和横梁式货架、托盘(又称栈板,pallet)、周转箱。

搬运装卸设备:除了要配备前移式叉车、电动托盘搬运车、电动堆高叉车、手动托盘搬运车等设备外,还要包括,物流搬运设备原料、物流搬运设备半成品、物流搬运设备成品。

拆零分拣设备:包括无线手持终端RF、AP机站、工业条码打印机。

5.冷链系统设计:包括作业标准设计,冷链设计,洁净区设计,人、物流动线设计。

6.平面布局规划建设:主要考虑因素包括入货验收,入货,加工作业,计量、包装、贴标,分拣作业(生鲜),分拣作业(日配),分拣作业(盒饭),装入笼车,出货。

7.信息系统规划: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基础资料、收货管理、原料采购管理、送货预约管理、现场车辆排队流程、生产任务管理、加工作业管理、配送及配送车辆管理、客户收货管理、客户退货管理、供应退货流程、盘点作业管理、考勤管理、监控管理、电子巡更管理、统计分析。概念性功能示意图、细化工艺设备布局图。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