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的柔性机械手,布料取放机器人
转载 2020-05-26 14:56 国辰机器人 来源:国辰机器人图片来源于网络
机械手是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它是在早期出现的古代机器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机械手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随着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向高速度、大容量、低价格的方向发展。
同时,大批量生产的迫切需求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进展,又为机器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核能技术的研究要求某些操作机械代替人处理放射性物质。在这一需求背景下,美国于1947年开发了遥控机械手,1948年又开发了机械式的主从机械手。机械手首先是从美国开始研制的。
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些工业机器人主要由类似人的手和臂组成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国辰布料取放机器人是一款椭圆机配套设备,又称软性布料取放的柔性机械手;其作用是利用机械手臂实现从椭圆印花机台板取布至烘箱链床自动化生产; 可替代“椭圆印花机取布,烘箱放布”等岗位,以达到机器人替人的目的。
国辰机器人研制的布料取放机,由机器人本体、专业夹爪、控制系统三大主要部分构成,它利用专业夹爪,通过气电等多种技术联动,解决市场上所面临的柔性、易损伤物料抓取难的技术瓶颈。在夹取物料的同时,实现不损伤物料本身,自动取料、放料的高难度动作。
与传统的人工相比,所研发的布料取放机在纺织印花加工中高效智能化。其中,每台机器可替代多个工位,实现一机多用,24小时运作,提高裁片抓取、放置的效率和稳定性,提升产能;可根据物料材质订制化夹爪,可用于面纺、化纤等柔性材质;在物料选取上可实现不同尺寸和厚度的布料夹取;同时,设备具有可靠稳定性强、低噪等优点,可为用户提供全流程系统解决方案。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玩转PiPER|挥手,用手势“隔空操控”机械臂
- “小黄人” 凭啥成了人人夸的智能 “劳模”?来听听他们是如何评价的吧!
- 海量种类反光工件泛化精准操作,梅卡曼德具身智能“眼+脑”助力全场景智能制造
- 智能机器人赋能物流丨北自科技参加第四届机器人标准化和关键技术研讨会
- 新松出席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具身智能引领产业变革新风向!
- 在中巴B2B投资峰会上,天能签下多个订单
- 深化全球布局 共绘合作新篇章——和利时集团董事长徐悦走访南非德班项目部
- MiMA“C”计划新品发布,C系列人上型三向堆垛车MCC12震撼来袭!
- 小黄人“方阵” I 训练有素的精度美学
- 从阅兵方阵到智能车间:艾吉威机器人书写中国技术崛起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