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造“黑科技”亮相 新型造桥机器人首次下水
转载 2020-05-30 21:33 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来源: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5月30日,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常泰长江大桥开始进行第一次取土下沉,专为大桥设计研发的两种智能绞吸机器人也正式投入使用。
常泰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集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铁路“三位一体”的跨江大桥。大桥上层为6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下层为2线时速200公里的城际铁路及4线时速80公里的一级公路。大桥的主航道桥为主跨1176米的斜拉桥,天星洲航道桥和录安洲航道桥均采用主跨388米的钢桁梁拱桥。
常泰长江大桥采用圆端型沉井基础,每个沉井重约21000吨,长95米,宽57.8米,高72米,沉井面积相当于13个篮球场大,这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水中沉井基础。大桥主塔沉井已于今年1月浮运到位,并在着床后相继完成接高和首次井壁混凝土浇注。
“这次取土下沉,我们将分两阶段下沉13米,取土方量达6300立方米。”中铁大桥局常泰长江大桥现场负责人史瑞斌介绍,“这13米中除了粉砂泥土,还有8米左右的黏土层,普通的吸泥机很难将它们吸出,所以我们为大桥量身打造了两款智能绞吸机器人。”
本次投入使用的两种绞吸机器人分别为履带式绞吸机器人及龙门式绞吸机器人。由于是在30米深的水下工作,履带式绞吸机器搭载有水下视频监控和声呐系统。这套监测设备使施工人员可以从操作显示器上直观地了解水下情况,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机器人的状态。龙门式绞吸机器人同样配有一套监测系统,操作界面会以3D图案的形式对设备运行轨迹等进行实时显示,实现沉井的可视可控下沉。
“除了解决黏土层难以清除的难题,这两种智能绞吸机器人还能更好地清理盲区。”史瑞斌介绍,普通空气吸泥机难以清理沉井井壁附近等盲区,而智能绞吸机器人拥有可自由旋转伸缩的工作臂,能绞通黏土后再通过吸泥管导出,有效节省了施工时间。
(记者 林如峰 通讯员张静 通讯员 邢影 责任编辑 张冉)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美国工业车辆协会宣布第12届全国叉车安全日将于6月10日举行 聚焦操作员培训与安全文化建设
- Automate 2025 (北美自动化展)5 月 12 日在底特律开幕
- 秀出机器人产业硬实力!吴中亮相“中国第一展”!
- 物流机器人"小白"暖心上线,开启医药服务"加速度"
- 《Roboticsandautomationnews》:2025年20强自动送货机器人公司
- 央视点赞!京东物流智狼、地狼机器人助力激发消费活力
- 【智能制造】搬运工不好招?工人不愿意干?人工搬运碰撞多?……——看AGV如何一车解千愁
- 中国AGV网本周热点回顾(2025年4月7日-4月12日)
- 甘其毛都口岸AGV自动导引车今年跨境运输货物突破100万吨
-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点赞极氪5G智慧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