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次斩获大奖、开发巡检机器人!这位“科技创新之星”厉害了
转载 2020-06-17 17:54 重庆发布 来源:重庆发布他是科技竞赛的挑战者,以队长身份14次参赛,获得8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一揽“挑战杯”“物联网+”等重大科技竞赛全国性奖项。
他是学术创新的进击者,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授权软件著作权4项。
他是科创经验的辐射者,组建学生团队,7位团队成员具备直推保研资格。
他就是重庆邮电大学第八届“五四之星”之“科技创新之星”——吕青松。他说,要让重庆邮电大学制造的机器人,走进更多车间厂房。
吕青松
带领团队斩获
大学生科技创新重庆市特等奖
吕青松说,自己是“被实验室改变的人”。“刚刚进学校时,有些迷茫,但进入实验室,看到那些科技设备,我感觉自己一下就来了力量。”
吕青松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也是重庆慧见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在校期间,他以队长身份14次参赛,累计斩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8项。此外,他还以第一发明人身份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并授权软件著作权4项。 “科技竞赛”是吕青松校园生活的重要关键词。2018年10月,他第一次听说“大挑”的名字,一番搜索后,他了解到这个“挑战杯”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竞赛。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他满怀激情投入到比赛中,不断地钻研他所研究的变电站项目,通过尝试着参与一些技术类比赛,使项目日臻完善。2019年5月,他带领团队获得了“挑战杯”重庆市特等奖。
在参加了一些技术比赛后,他明白科技创新是最强的核心竞争力,便开始潜心科研。2019年4月,他参加了重庆邮电大学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定级赛,现场评委老师指出“只做系统格局不够,还是要把机器人一起做出来,要改改”。在老师的指点下,他和团队有了进一步前进的方向,他的项目也在2019年重庆邮电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排名第一,推荐国家级立项。
2019年6月,他与团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项目支持下,他开始进一步创新之路,又从软件工程角度完善知识产权,最后结合落地应用研制机器人模型。有了技术创新,在此后的比赛中,他底气十足,心中有数,累计获奖14次。
吕青松
研发变电站安全系统
一台机器人可代替四位巡检员
在吕青松看来,团队才能决定项目的未来。他在学生中组建了15人的团队,他们不断磨合,相互信任,共同成长。在目前的毕业季中,团队成员获得直推保研资格达7人,获得答辩保研资格8人,并已有4人保送至中科大、电子科大等院校。
“我们依托学校图形图像处理重点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研发变电站安全系统项目,于2019年5月在重庆綦江变电站成功试点,随后获得两家公司共600万元意向投资。”吕青松介绍,项目中的机器人是较为突出的亮点之一,一台结合完整系统的机器人可代替四位巡检工作人员,大大节省人力成本,并减少事故发生。
“希望通过努力,让我们的科技产品出现在更多的地方,让智能为生活添彩。”提及未来,吕青松充满信心。目前,他的团队也在思考转型,深入研究机器人操作系统,“把那些细节都做到位的时候,就是我们成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