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智能卫星工厂 力促新基建落地
转载 2020-09-02 14:43 新华社 来源:新华社九天微星卫星工厂效果图。(采访对象供图)
新华社石家庄9月1日电(记者车云龙 全晓书)九天微星智能卫星工厂1日在河北省唐山市正式开工。这是卫星互联网被纳入中国“新基建”后,首个在该领域落地建设的重大项目。
九天微星是中国首家完成百公斤级卫星研制和运营的商业航天企业。据九天微星介绍,卫星工厂计划于明年年初投产,届时将形成年产100颗以上百公斤级卫星的产能。
“卫星工厂不仅是卫星整星总装生产基地,还是卫星技术与应用研发实验室。公司将依托现有的卫星和通信技术积累,积极开展下一代通信系统及平台的设计研制,推动卫星互联网终端产品研发和行业示范应用拓展。”九天微星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彭媛媛说。
9月1日,唐山市委副书记、市长丁绣峰宣布项目正式开工。(采访对象供图)
据悉,唐山卫星工厂将引入AGV搬运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确保在短周期、低成本的情况下,灵活批量化生产50—500公斤级卫星,旨在打造“批量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的卫星制造与研发基地。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列入“新基建”。卫星批量化生产是建设卫星互联网的关键,卫星工厂成为解决国内卫星产能相对不足、满足行业需求的必然选择。
除唐山卫星工厂外,九天微星还在四川省宜宾市筹建卫星载荷工厂。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DARPA: 无线能量传输创纪录
- 《brookings》:交织的前沿:能源、人工智能和中美竞争
- 《techxplore》:人类不断制造与我们形状相似的机器人--这有什么意义呢?
- 《logisticsbusiness》:“为什么人工智能会让供应链工作变得更强大?
- 多样化托盘搬运解决方案亮相Fachpack——Timmer发布新型定制化托盘货叉
- 区域分化、电动化与美国关税交织下的全球叉车赛道重塑
- WAIC强化学习新范式探索之夜 | 强化学习与大模型融合,是智能体进化的 “黄金法则”,还是误入复杂迷宫的 “冒险尝试”?
- 德媒《it-zoom》:人形机器人即将取得突破
- 认知机器人会成为工业流程的未来吗?
- 叉车车队的人工智能驾驶安全追踪系统在英国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