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人民日报:共享新机遇 实现新发展 央企走出去·乘“新”出海

转载 2024-06-18 10:09 人民网-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马来西亚自动导引车(AGV)设备制造项目——

“与我们企业转型的方向不谋而合”

本报记者 章念生

“中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与我们企业转型的方向不谋而合,很荣幸能与上海振华重工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智造’项目。”马来西亚SEB公司市场负责人杰森对本报记者表示。

杰森口中的“智造”项目是上海振华重工自动导引车(AGV)设备制造项目。AGV是一种用于港口自动化水平运输的设备,搭载了传感器及人工智能技术,主要用于替代集装箱拖车,是码头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进SEB公司的组装工厂,15米长的钢质车架侧立着,一名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启动屋顶的移动吊车,准备吊起一个生产部件。另一个车间,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切割钢板。“这是我第一次安装AGV,感觉很新奇,学到了很多技巧。”工作人员山姆说。在组装工厂隔壁车间内,成型的钢质车架已经完成焊接、上漆等工序,等待安装AGV“大脑”——搭载自动化器件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部件。

“AGV‘大脑’决定着自动导引车能否正常运作。”来自振华重工的生产主管李杰说,AGV的精准度要求很高,停车位置的误差应控制在正负20毫米间,否则集装箱将无法精准卡位。

2022年,振华重工在参标新加坡港务集团(PSA)AGV设备采购项目中,了解到PSA希望供应商能在新加坡或周边地区组装生产。振华重工最终选定抓住这一“靠近客户,海外智造”的机会,选择能够协助生产AGV的马来西亚SEB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实施产品的属地化生产制造。

寻找匹配的车架精加工大型机床,组建生产团队,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李杰与他的4位中国同事已在位于马来西亚森美兰州芙蓉市的SEB公司工作了一年多。在中马双方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去年11月,首批两台AGV成功交货,得到了客户的积极反馈。截至今年4月底,工厂已经交付了21台AGV。今年11月,订单内的46台AGV将全部交货。AGV出厂后,被运往PSA码头,“15米长的亮黄色自动导引车行驶在路上,引来许多当地人注目,很是亮眼。”负责马来西亚AGV项目的振华设计研究总院机械工程师胡文辉说。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海外工厂完成设备制造任务,企业迈出了从‘业务国际化’向‘公司国际化’转型的关键一步。”振华重工亚洲区域中心总经理杨浩表示。杨浩口中的“第一次”也是记者在采访SEB公司时听到最多的词,第一次承接全新业务、第一次使用来自中国的高技术……“我们从前以制造钢质压力容器等产品为主,在承接这项业务并与中国企业展开合作后,我们的工厂技术升级了,质量提升了,业务领域拓宽了,正在考虑筹备一条全新的智能设备生产线,专门承接智能化设备制造项目。”杰森说。

同时,振华重工根据客户需求与实际成本,推荐了AGV使用的中国产轮胎等配件。“中国轮胎生产商到现场测试,很快针对当地气候条件推出全新花纹的更耐磨产品。因为合作顺畅,客户又订购了一批轮胎。”杨浩说。

“这批产品成功交货后,马来西亚附近一些国家的港口也开始关注自动化系统的运用,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对我们来说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好机会。”杰森表示,他们正着手与中国企业展开长期合作,共同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等地拓展业务。近期,PSA码头向振华重工下了包含54台AGV在内的第二批订单,预计将于2026年供货。“第二批产品的中国产零部件比例会有进一步提升,其中包含不少发挥智能作用的主要部件,‘海外智造’让更多中国高技术产品‘集成出海’。”胡文辉表示。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