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洲中越:数字化助力产品精度跃升100倍
转载 2024-11-05 15:26 武汉经开区 来源:武汉经开区AGV小车(自动引导车)来回穿梭、机械臂精准抓取产品进行自动检测……走进位于武汉经开区的武汉泛洲中越合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洲中越),偌大的生产车间工人寥寥可数,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工人们现在只用盯着数据,其他操作基本交给机器。”泛洲中越总经理薄一峰表示,公司引入数字化系统后,替代了95名工人的工作量,系统和机器将流程标准化,出错率远低于人工,部分产品精度提升了100倍左右。
落子武汉经开区二十余载,泛洲中越实现高强度耐磨铜合金材料及产品的国产替代,打破国外长达数十年的材料垄断。2010年,公司启动数字化转型,从引入数字化系统到机械自动化,10多年探索,支撑这家企业从一个材料商转变成多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今年9月,2024年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现场交流活动举办,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代表等约500人参加,泛洲中越作为2家数字化转型企业代表之一,分享转型经验。
两代人的数字化坚守
支撑公司客户数量增加10倍以上
“我们最先引入的是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主要是想用这个系统让财务数据更加稳定、透明。”谈起公司数字化转型的经历,薄一峰坦言,刚开始员工们对新的工作方式不认可,磨合了5年多,这个系统才逐步落地,“当时,公司董事长,也就是我父亲,他态度很坚决,只签批系统里的文件,人工核算的文件一概不认可”。
在“一把手”的坚持和员工的努力配合下,2015年,ERP系统已在公司内部得到成熟应用,同时,公司又引进了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MES(制造执行系统)等多个智能化系统,更好地辅助ERP,进行更多数据管理和整合,范围延伸至采购、生产、经营等方面。
“随着我们的产品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达不到我们对产品的要求,数字化转型是必经之路。”薄一峰介绍,公司最早的产品是汽车同步器齿环,用在汽车变速箱里,当时的产品公差是10丝,现在是0.1丝,精度上提升了100倍。
泛洲中越的产品大多是汽车上的关键零部件,一般应用于大型设备,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良品率是下游客户关注的重点指标。
薄一峰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我们生产的一块金属瓦片,可能也就1000元,但是它会被安装到一个10万元的液压泵上,这个液压泵又可能会被安装到一辆1000万元的工程车上。如果瓦片断掉,会直接影响到整辆车的生产和使用,造成巨大损失。”
有了数字化系统和智能化设备作支撑,泛洲中越生产工序延长至20多道,客户数量和产品规格增加了10倍以上。
首创气门导管视觉检测系统
一台设备代替9名员工且零漏判
在泛洲中越气门导管检测车间内,两台机械臂正快速挥舞着。一台机械臂将产品精准地送至检测口,另一台则对检测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传送带上,不合格的产品被自动运输至废品箱,一旁的屏幕上显示出高清图像,并自动识别产品问题。
“这是我们和供应商共同研发的全国首个汽车气门导管外观检测自动化设备,通过视觉检测原理,对产品的外观尺寸进行全方面检测,这个设备可以实现零漏判。”薄一峰介绍,如果是用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则需要9名工人“三班制”作业,并且会出现误判漏判的情况。
走进泛洲中越军山工厂,滑靴车洗连线上,AGV小车将精车后的产品搬运到清洗处,由机器自动清洗后,再进行自动分拣。以前这条产线上,初车、精车、取料、清洗、分拣、打包,6道工序需要6名员工完成,现在已经实现全自动化。
“秉承老一辈的创新精神,我必定将数字化转型之路走到底。”薄一峰表示,公司数字化转型共分为搭建平台、链接设备、数据运用三个阶段,现在已经到第三阶段,正在不断扩大数据应用范围,力争实现数据资源在生产、经营等各流程中的全面覆盖。
泛洲中越的探索之路是武汉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缩影。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介绍,去年8月,武汉市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首批试点城市,选定光通信及激光设备制造、电气及其他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4个重点行业开展试点,并复制推广到石油化工、新材料、食品加工和纺织服装等行业。目前,全市已有618家企业参与数字化转型试点,484家企业进入诊断改造阶段,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和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占比均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