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产业导航 | 一文走进机器人产业,未来制造的驱动力

转载 2024-11-26 11:32 闵行经委 来源:闵行经委

近年来,机器人产业的热度持续上升,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概念频出,优必选、华为、特斯拉等知名企业纷纷布局机器人前沿技术和赛道。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在仓库里托举货物、兢兢业业做家务等等,这些只是机器人应用的冰山一角,它们正在逐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数据显示,中国持有的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过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三分之二,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服务机器人产业规模也位居全球前列。

01、机器人产业概览

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高度重视,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在中国,根据《“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目标设定为:

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可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在今年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更是指出要大力开展机器人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完善“机器人+”应用体系,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和现代产业的关键装备,机器人应用领域涉及多个细分类别,目前行业多概括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三大类。

简单来说,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服务机器人则更多地出现在家庭、公共服务等领域,提供便利和改善生活质量;特种机器人则在特殊环境或危险环境执行特定任务,如深海、太空、核辐射等环境。

*来源:《“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02、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深度融合

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技术深入融合,人形机器人正逐步从科幻电影走进现实,是当前机器人领域活跃的焦点,已成为科技领军企业的竞争焦点,也是未来产业重点布局的新赛道。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

机器人+行业应用市场广阔

去年,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深化“机器人+”在制造业、农业、建筑、能源、物流、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教育等领域的应用,随着行动方案稳步实施,我国机器人应用领域正在加速拓展,拥有广阔市场。汽车和电子行业仍是机器人应用程度最高的领域。

机器人十大前沿技术趋势

2023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的《机器人十大前沿热点领域(2023-2024)》,将具身智能与垂直大模型、人形与四足仿生机器人、三维感知模型与多模态信息融合、机器人新型核心零部件与灵巧操作、脑机接口、生肌电一体化与微纳机器人、医疗与康复机器人、商业服务机器人、机器人操作系统/云平台、群体机器人技术、特殊场景服役机器人列为机器人十大前沿技术,相关方向的技术人员和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大学生可以重点关注。

03、机器人产业集群及区域发展情况

从中国电子学会绘制整理材料显示,从我国机器人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上市企业分布来看,我国机器人优质企业重点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以北京、深圳、上海、东莞、杭州、天津、苏州、佛山、广州、青岛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并有各自的特点。

长三角

珠三角

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区域机器人产能占50%以上,已建立起功能完善、系统健全的机器人产业生态体系。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深圳、广州、佛山打造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方向。

京津冀

东北

机器人产业质量与附加值较高,筹建特色化的机器人产业园与创新基地,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

是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重要区域,打造集制造、研发、生产应用等一体的产业园区与制造基地。

此外,中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总体上仍落后于其他地区,但基于地区特色与国家政策引导,有后发优势。

未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还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一趋势下,各区域的产业集群将继续发挥各自的地理、技术和市场优势,形成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让我们共同期待,机器人产业能够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可能。

来源|未来科技人才成长中心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