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AGV 高海拔 “上岗”,重塑西藏物流新格局
转载 2025-02-12 08:11 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现代物流的发展并取得了许多成效。据国家邮政局消息,202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到1745亿件、快递业务收入1.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13%。但数量规模的提升中,也存在着降本增效仍需深化、运输结构仍需优化、物流体系集约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对此,物流行业正在通过创新技术引入、创新装备使用等手段不断推进行业升级、服务提质。其中,智能物联、低空运输、新能源运输等是当下支持物流产业集约化、绿色化发展的强劲动能,也为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与此同时,物流行业也正在积极打破壁垒,链接上下游,在更开放的平台培育新质生产力。
“目前,物流产业通过传统的管理、制度等手段实现降本的空间已经比较有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港航供应链分会秘书长杨达卿表示,当下物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方向,是以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技术、新装备应用为主,且已经在仓储、运输等供应链服务各个环节渗透,一些仓库、分拣中心等封闭场景正在向自动化、无人化发展。
春节前夕,滋补养生产品、特色食品的销量上升,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自治区级公共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内,100多辆AGV(自动导向车)机器人沿着地面上的二维码引导路径,载着不同的货架往来穿梭。西藏平均海拔高、氧气稀薄,之前在这样的环境下,物流仓储的人力分拣工作常面对许多压力,于是2021年,京东物流将这些最高承重500千克的“大力士”引入了这里。
京东物流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这些机器人能够在高海拔稳定运行,工作人员无须亲自走动,只需通过发送指令,等待机器人将载有货物的货架搬运至固定工作站,即可开展后续操作。以往的“人找货”变为“货找人”,大大缩短了拣选时间,效率相比以往纯人工拣货提升了3倍以上。
智能化的应用,不仅方便了这里的物流工作者,也正在打通西藏地区农产品进城的“最初一公里”。2023年,西藏首个农产品前置智能仓在林芝市建成,仓内使用智能仓储管理系统来代替传统的人工拣货、手工记账,全数字化的进销存管理系统在避免错漏的同时,也提升了仓储管理的效率。
“商贸企业在这里入驻之后,可以直接去一线向当地的合作社、农户收购农特产品,加工后通过前置智能仓统一管理,并销往全国各地。”京东物流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林芝前置仓每月销售额近1000万元,拓宽了白肉灵芝、藏黄芪、藏红花、山楂干、核桃等农特产品的上行销售渠道,带动了农民增收。
目前,京东物流已在西藏建成一个自治区级和两个地市级公共物流仓储中心、一个农产品前置智能仓、12个自营京东快递站点,让“当日达”“次日达”也逐渐走进了西藏当地百姓的生活。
快递物流专家、贯铄资本CEO赵小敏告诉记者,数智化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是为了促进流程缩减,降低成本,“帮助企业运营效率更高,信息处理更集中,决策更高效精准,从而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预登记免门票】智慧物流+机器人+AI,来LET 2025解锁创新应用
- 1台小机器人能搬2吨物料 海宁企业连续3年市场占有率领先
- 校企携手,“地狼” AGV 智能搬运机器人开启智能工厂新篇,天津这一学院火了!
- 国产重载AGV加速出海
- 停车泊位机器人“上岗”,带来全新停车体验!
- 美国物料搬运协会宣布2025 年创新奖入围名单公布
- SYNAOS 联合Continental 和Wiferion将在LogiMAT 2025联合展示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品牌和类型的移动机器人之间的无缝协作解决方案
- IFOY Award公布2025年获奖提名
- STILL自动化前移式叉车FM-X iGo,成功入围2025年IFOY
- 100+AGV 高海拔 “上岗”,重塑西藏物流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