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人形机器人的“无锡时刻”
转载 2025-03-26 11:46 无锡日报 来源:无锡日报想象一下
一群机器人像人类
一样翻身跳跃、在跑道上冲刺
在球场上竞技
……
这不是科幻电影的场景
而是即将在无锡上演的
“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
随着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前景可期。浪潮掀起,华为、字节、比亚迪、小米等大厂纷纷加码具身智能赛道。
有观点认为,体育竞技活动是对机器人技术的“压力测试”,无锡想把这里变成人形机器人的“竞技场”,袒露出一座城市产业发展从制造向智造的“实用主义”。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从量变到质变只是一瞬。种种表现来看,无锡似乎已为这一跳跃做足准备。
我们为什么需要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本身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它的研发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但由于传统的机器人控制技术和算法难以满足人形机器人复杂的技术要求,一直难以落地应用。
而随着人工智能发展,一个可以承载“聪明大脑”的躯壳到底是什么样的,变成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们为什么需要的是人形机器人?
对于这个为人类设计的复杂世界,拥有与人类相似的双手、双脚和关节赋予机器人无需重新设计,可以完美适应任何场景、服务于人的理想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人形设计可以拉近情感,广泛适用于医疗、教育等领域;而在产线上,他们则可以更精准地完成操作指令,提升生产效率。
今年初,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爆火,一颗“聪明的大脑”正在被补足。仿佛带着某种巧合,指向的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必然”。
这种“必然”,也将成为一座有野心的城市的发展必然。
2024年,无锡正式把人形机器人列入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并出台了《无锡市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在这一鲜明的“旗帜”下,人形机器人的创新应用步伐加大,并且化作“流量密码”为无锡持续聚能。
去年7月,无锡隆盛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零部件智能产线上,首个人形机器人“上线”工作,解锁首个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为一贯稳健风格的长三角带来了不小的震撼。随后,10月,最新版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来到无锡企业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进行实地训练,11月,天奇股份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实训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今年1月,软通天擎机器人公司在无锡发布了旗下首款交互与教育双足机器人天鹤C1,定位科研教育和交互服务场景。
“酣畅淋漓”的场景呈现固然抓人眼球,然而对于发展实际,更引人瞩目的是一批明星企业的集聚加码。从零部件链条扩展至全链是无锡发展的方向,近年来,不光优必选、安尼迈等头部机器人企业陆续落地无锡,滨湖、锡山、惠山等板块也相继以人形机器人产业园形式,招引集聚了一批创新研究项目。
不止“炫技”,从场景走向产线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一项最新预测显示,未来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7万亿美元。这意味着,谁更快进入产业链条分工,就更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从热闹的台前退至产业幕后对这一新兴产业进行审视,我们可以发现,在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大量涌入、萌发的同时,无锡早已有一批发展相当成熟、且手握重码的企业枕戈待旦,瞅准时机接轨入局。
去年,无锡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产业联盟揭牌,汇聚威孚高科、鼎智智能、万迪动力、华光汽车部件、蔚瀚智能等产业链上的无锡本地头部企业,形成从研发、制造到市场的协同合作。这场有“准备的仗”很快有所收获,联盟成员的通力合作下,意大利IEMA公司今年2月与惠山国控集团、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产业联盟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备忘录。本土企业手握丰厚资源带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率先打入了国际。
而软通动力在谈到落子锡山时也提到,主要是看中这里雄厚的产业基础,依托本地人工智能与3C制造产业发展优势,将重点发展人形机器人本体及关键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开展人形机器人的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软通动力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通过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可以给本地制造业产业集群赋能,也将加快无锡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圈建设。
在人形机器人的制造成本中,核心零部件的制造成本占比超过50%,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实力可能会影响人形机器人的最终性能表现和制造成本。相关人士表示,无锡是制造业强市,人形机器人的“大脑”“小脑”“肢体”对应着人工智能、芯片、算法、传感器、关节等行业,而这些恰好是无锡在近年来深度布局的产业领域。
可以说,如何优先着力让“产线”转起来,无锡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
在无锡市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中,就已经有了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十分具体的阐述:充分发挥芯片、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等现有优势,依托省模式识别与计算智能工程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等突破人形机器人通用型协同运动与控制算法、多模态感知与环境建模、云边端一体计算架构、通用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术……
“机器人+”战略下的未来之城
擅用产业基础构筑的无锡优势已经逐步显露。
去年10月,无锡市锡山区人形机器人产业园正式开园。千烨科技是首批入驻园区的企业之一。这是一家专门从事机器人灵巧手设计研发的小型初创企业,团队不过十余人。公司成立至今不过2年,其于去年完成开发的初代灵巧手就已经收获了不少订单。
对于创新“细节”的关心不断强化无锡人形机器人产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据统计,无锡人形机器人专利数量持续上升,从2020年起,稳定在70件以上,高峰期近百件。集中申请的技术热点覆盖了人形机器人产业机器人硬件、动力电机技术分支等,尤其在机械手和电机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392件,发明专利授权率达55%,位列全省第一。
在去年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上,来自无锡的巨蟹智能获评人形机器人核心驱动奖,意优智能获评人形机器人卓越供应商。
2025未来产业生态大会,让人们看到了无锡对于如人形机器人这样的产业在生态上加注构建的决心。这是一场持久战。作为一个城市的发展战略,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进军从来就不只是一家企业的事情。
今年1月,无锡市获批筹建省人形机器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这是国内首个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需求的质量基础设施平台,将为人形机器人领域提供先进的计量检测技术支撑。
此外,无锡经开区设立了1亿元专项支持资金,用于评选并支持智能制造、大模型等国内首创性创新应用场景方案的落地;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无锡牵头建设无锡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加速产品研制和推广;由丁汉院士领衔成立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致力提升人形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下全身协调移动、灵巧操作及人机交互能力,目前,研究院团队规模已超百人,申请发明专利超50项。
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共振,发展生态、市场机遇叠加,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无锡正领衔进入“机器人+”时代。
来源:无锡日报、图片来源:优必选
记者:韩依纯
编辑:刘才玉
编审:沐滟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来了!人形机器人的“无锡时刻”
- AGV 发力,石家庄装备制造车间 “智” 造升级正当时
- 沿着边境看北疆丨 一起体验AGV“无感”智能通关
- 中国AGV网本周热点回顾(2025年3月17日-3月22日)
- ProMat 2025启幕:中国智造领军全球供应链创新布局
- 中国AGV网本周热点回顾(2025年3月10日-3月15日)
- 智能物流新未来,中国力量闪耀LogiMAT 2025——德国斯图加特物流展LogiMAT 2025盛大开幕
- 给叉车装上AI大脑!“天门造”物流机器人卖全球
- 12台AGV助力,哈尔滨联合飞机无人机生产线大揭秘
- 2025 LogiMAT即将开幕,中国企业蓄势待发,共绘智慧物流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