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商家认证商家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最新机器人密度全球排名

发布时间:2018-03-16阅读:807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于2018年2月在法兰克福发布的最新报告,自动化生产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加速,全球制造行业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已达到74台/万人(每万名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数量),而在2015年,全球平均机器人密度为66台/万人。按国际区域进行划分,欧洲平均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为99台/万人,美洲为84台/万人,亚洲为63台/万人,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转向自动化来满足其制造需求。

图表1 - 全球机器人密度排名(第1-21名),自动化发展程度前8名的国家/地区依次为:韩国、新加坡、德国、日本、瑞典、丹麦、美国、意大利

亚洲作为近几年全球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机器人装机量的增速在全球也排在首位。2010~2016年之间,亚洲机器人密度的年均增长率为9%,美洲为7%,欧洲为5%。

 亚 洲 

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在2013~2016年,机器人装机量显著增长,由2013年的25台/万人增长到2016年的68台/万人。在最新数据统计中,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位于全球排名第23名,政府也不断通过政策扶持,欲在2020年之前,将中国打造为全球自动化程度前十的国家,在产业政策《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中,规划到2020年实现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50以上,到2020年之前国产工业机器人年销量达到10万台(2017年数据显示,在中国,国产机器人销量为2.7万台,外资品牌机器人销量为6万台),其中六轴以及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

韩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全球排名第一。这个数据从2010年保持至今,其机器人密度(631台/万人 )比2015年的531个数字有了明显的增长,已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8倍,这种高增长率依赖于韩国制造业新装机器人数量,尤其是在3C和汽车行业。

根据IFR统计,韩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的增长主要来自电气/电子和汽车产业的持续装机,韩国贸易部在2016年宣布将在五年内花费五千亿韩元(四亿五千万美元)来扩大其机器人产业, 该国在企业研发中心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韩国拥有发达的电子产业,如三星电子、LG等这样的世界级电子工业企业都是韩国的;在汽车行业有现代汽车、起亚汽车等知名品牌,还有现代重工、斗山机械等装备领域的巨头企业,这些行业使用机器人的频率相当高,为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新加坡,工业机器人密度全球排名第二。2016年机器人密度为488台/万人,相比2015年的398台机器人密度多出了90台,其中约90%的机器人应用在3C行业。曾经被誉为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以国际贸易、加工业、旅游业为三大经济支柱,其中电子产业已经成来新加坡的重要经济增长来源,全球有40%的硬盘和十分之一的晶片都是在新加坡制造,去年的新加坡电子产业集群产出同比扩张33.5%。

新加坡正在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更多的行业,包括医疗保健、建筑和各种服务领域。政府在机器人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2016年当地政府宣布在三年内计划向本国机器人产业额外投入4.5亿美元。

日本,工业机器人密度全球排名第四位。机器人最初发迹于美国,却在日本率先兴起。2016年机器人密度为303台/万人,仅次于德国的309台/万人,相比2015年的305台/万人出现了轻微下降。下降原因主要是由于日本汽车市场的萎缩,厂商不需要进一步扩大产能。加上日本汽车公司越来越多地在海外扩大生产设施,特别是在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和美国、墨西哥等地区。此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越来越多地迁移到客户所在地。

不过,日本机器人制造商大大增加了机器人的生产能力,其主要是针对于全球市场需求的增长。日本是当前全球最主要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国,国际四大家族中就有2家为日本企业(发那科、安川电机)。2016年,日本机器人生产能力达到15.3万台,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在全球机器人供应中达到52%的市场份额。对于日本来说,国内机器人市场或多或少是一个饱和的市场,这只是从汽车产业来看。然而,日本新材料、新生产工艺和电子行业产能的增加也将导致更大的工业机器人销量。

 北 美 

美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全球排名第七位。目前的机器人密度为189台/万人。在2016年,汽车行业仍为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占市场总销售额的52%左右,预计未来几年还将以15%以上的增长速度持续发展。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的主在原因是再工业化战略, 缺乏廉价劳动资源的美国希望通过高度自动化来实现生产的转型。

美国具有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很早就开始研究机器人,但由于对未来的担忧,使得机器人发展后劲不足。不过美国还是形成了爱德普(Adept Technology)——全球智能视觉机器人系统的领导者和服务商,汽车产业是美以及百特国际公司、American Robot、ST Robotics等工业机器人公司。

加拿大,全球排名第十三位。目前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为145台/万人,该国家的机器人销量主要依赖于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更多详情,欢迎关注“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园”微信公众号。

墨西哥,为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集中地,产品多出口到美国,目前正在向南美扩展。因此,汽车行业仍为机器人最主要的应用市场,占比达到81%。墨西哥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为31台/万人,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4台/万人,暂排名第31位。

 

图表2 - 全球机器人密度排名(第22-44名),墨西哥第31位,机器人密度31台/万人,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数据来源: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欧 洲 

德国,为欧洲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全球排名第三位。工业机器人密度为309台/万人,2016年工业机器人的年供应量和存量分别占欧洲机器人总销售量的36%和41%。在2018~2020年之间,随着工业和汽车行业对机器人需求的不断增加,机器人年供应量有望保持5%以上的增长。

 

提起德国,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汽车。德国汽车在行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像宝马、大众、奔驰、保时捷、奥迪汽车品牌已闻名世界,同时也形成了像博世、采埃孚、大陆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在过去,汽车行业是机器人应用的主要市场也是最大市场,所以对于机器人行业来说这是十分有利的。

此外,德国拥有超越于其它国家之上的先进工业技术,加速推动了机器人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样,德国拥有一批强大的机器人企业,比如全球四大家族之一的库卡机器人;作为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商,博世也推出了首款协作式机器人,此外,全球领先的自动化技术供应商费斯托Festo推出了触手、象鼻、手臂等机器人产品,还有雄克公司为机器人提供各种抓手等。

瑞典,工业机器人密度全球排名第五位,机器人密度233台/万人。由于瑞典的福利非常好,所以瑞典人并不担心自动化会抢饭碗。据业内调查,有80%的瑞典人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持积极的态度。

目前,瑞典已经形成了航空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先进的军事工业以及全球领先的电讯业,这些行业的发展为机器人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场景。世界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ABB就是由瑞典和瑞士合资的,ABB也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除了ABB外,瑞典还有享誉全球的斯沃尔沃汽车、伊莱克斯电器、斯堪斯卡工程公司、SKF集团、爱立信通讯公司等企业。创新和持续是瑞典制造业崛起的关键,瑞典优先发展制造业,同进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推动工业的升级发展,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创新使制造业获得了全球竞争力。

丹麦,工业机器人密度全球排名第六位。机器人密度211台/万人,相比于2015年的188台,增加率达10.9%。作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丹麦贫富差距极小,同时作为安徒生的故乡,被誉为“童话王国”,也是世界风力发电最发达的国家,又被誉为“风车王国”。在经济方面,食品加工和农业、牧渔业比较发达,丹麦已经将无人机、机器人和3D打印作为重点发展的三大领域,并吸引来了Facebook的大型项目。

丹麦已经成为欧洲机器人产业中心,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支撑,对于欧洲机器人产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首个推出协作型机器人的企业Universal Robots就是出身于丹麦,它也是目前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最大的公司。此外,丹麦还有丹佛斯这样闻名世界的工业企业。

意大利,工业机器人密度全球排名第八位。机器人密度从2015年的160台/万人增长到2016年的185台/万人。作为世界第八大经济体,意大利以制造业和中小企业闻名。2016年意大利机械行业产值为450欧元,其主要客户是中国、德国和美国。意大利拥有像柯马这样的知名机器人公司,柯马隶属于菲亚特集团的全球化企业,主要为飞机和汽车等众多行业提供工业自动化系统和全面维护服务。

机床和机器人是意大利技术含量最高的产品,也是出口最为活跃的产品,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主要进口国。意大利在某些方向技术水平已经超过德国和日本,据报道,目前意大利机器人生产企业已经超过50家,当地企业对研发投入十分重视,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一般占其销售额的5-10%。此外,意大利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世界处于领先水平。

法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为132台/万人(世界排名第18位),远高于74台的全球平均水平,但与其他欧盟国家相比仍然相对较弱,瑞典(223台)、丹麦(211台)、意大利(85台)和西班牙(160台)。在新政府的领导下,法国正在恢复其制造业的竞争力。这可能在未来几年从一定程度上促进新机器人的安装量。2017年,法国的机器人安装数量增加约10%。在2018年至2020年之间,年均增长率可能在5%到10%之间。

英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71台/万人,是唯一一个机器人密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4台)的“七国集团”成员。一般工业需要展开必要的投资,推升和增加生产力的现代化。较低的机器人密度表明了这一事实。尽管决定退出欧盟,但英国目前仍有许多拟议的投资计划,旨在帮助外国和本土汽车公司实现产能扩张,提升现代化程度。目前还不清楚企业是否会因为关税的不确定性而推迟投资。

东欧国家斯洛文尼亚(137台/万人,世界排名第16位)和斯洛伐克(135台/万人,世界排名第17位)的机器人密度都超过瑞士(128台/万人,世界排名第19位)。捷克共和国以101台/万人的密度排名全球第20位。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机器人供应主要依赖于汽车工业的需求。斯洛文尼亚是巴尔干国家中最成功的一个,60%的机器人主要用于汽车工业(387台/万人,比2015年高出33%)。

科技的进步正在改变人类社会,传统的产业面临着淘汰风险,加速转型升级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不只是因为劳动力的上涨问题,机器和自动化的投入使用除了解决劳动力缺口,还能提升效率,更是为了达到快速制造的效果,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未来的智能制造将为人类生活提供全新的体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适用的产品,而不是去市场买一个标准化的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而这个产品会带上很多用不上或者是不需要的功能。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制造业就更加智能,用户定制产品的时候可以随时掌握自己产品的生产进度,或者知道何时下定单,向哪个工厂下单能够最快速度收货,从另一方面来说,可以更多地利用机器资源。那么从工业企业的层面来讲,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能够抢先占得市场。

文章源自新战略机器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