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商家认证商家

市场革新,无人叉车为何能成为翘楚?

发布时间:2018-08-13阅读:916
      如今的互联网新型零售网络已覆盖了整个中国,以物流行业为例,其最为基础服务的人工劣势逐渐凸显,而无人技术将赋予此新内涵。随着各物流大咖相继推出无人仓,无疑将带动整行业的快速发展。 作为无人仓里的一员,无人叉车随着各个市场变革将成为智能化设备中的翘楚。

 

无人叉车

       多方因素促进无人叉车替代传统叉车,市场容量巨大。

       根据统计数据, 2017111月份累计销售叉车 455777台,同比增加118782台,同比增长 35.2%。随着智能化改造的兴起,业内普遍认为叉车有逐渐向无人方向改造的的趋势。制造型企业选择无人化整体搬运系统,截止2017年国内运行的无人叉车达到3000套,预计2020年将突破5000;于此诸多叉车生产企业纷纷切入市场,加入无人叉车阵地,大力拓展,共同推进无人叉车市场应用。

 

       无人叉车相较于普通叉车优势明显

      1.无人叉车近乎毫无限制的定制化选项和最少化投资可获得物料搬运效率的提高,并且,减少现场伤害,内置的安全协议和传感器可防止危险事件的发生,且不会影响其他交通; 节省资源,无人驾驶的搬运作业可以优化人力资源;优化能源利用,可以在没有光线和没有温度调节的区域执行物料搬运;

      2.节省成本,始终如一的、可重复的物料搬运可大幅降低产品、材料和场地方面的损耗;安全第一,尽管必要的培训和认证提高了叉车操作的安全性,但仍然有很多事故发生。据统计,美国每年在叉车相关的事故中有100名工人丧生,20000人严重受伤。通过将安全性整合到自动化叉车中,可以大幅降低事故发生率;

      3.更好的人力管理,技术提升可以使自动化叉车称为真正高效的设施,尤其是工作场地中AB之间的距离较长或涉及复杂导航时;能源和环境,无人叉车可以在寒冷和炎热气候下,以及在光线很差甚至没有光线的区域工作。而且,无人化叉车还能降低尾气排放和厂区噪音。所有这些因素都有助于为工人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并且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并支持清洁环境;

 

       国家出台政策支持,智能制造大势所趋

       20164月,国家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1)》。《规划》提出,五年内形成我国自己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并列出了针对性的主要任务。一是推进重大标志性产品率先突破;二是大力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三是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四是着力推进应用示范;五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中国机器人行业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释放、国家政策红利凸显、资本市场助推的机遇叠加期,机器人产业链上游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及系统集成、下游应用领域的投资潜力巨大。

       再加上目前智能制造的趋势,机器人代替人工的比重必将增加。随着未来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升,我国工业制造也将朝着集约化、智能化的方向进行产业升级,自动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亦将会逐步释放。相比于以前动辄上百万的机器人设备来说,如今的无人叉车已被大多数企业作为智能改造的首选,所以自然而然的纳入了很多企业的发展规划之中。

 

       无人叉车更加柔性化,适应性更为广泛

       对于更加柔性化的制造和更为复杂的生产环节的离散型制造企业而言,除了点对点的物料搬运之外,则迫切需要能够实现多个生产环节对接的物流运输设备,这正是无人叉车的用武之地。无人叉车能在生产线、仓库、图书馆、金库、车站等多样生产场景根据其不同的需求,在不同的环境中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流程周期,减少物流消耗,最大限度地提高搬运系统效率。


      文章首发苏州艾吉威www.agvsz.com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