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传感器融合是趋势,激光雷达不可或缺
转载 2016-07-13 08:25 来源:广发证券无人驾驶传感器融合成为趋势,国内传感器企业加速追赶
近期特斯拉汽车的撞车事故对现有的ADAS与无人驾驶方案提出了警示,要做到完全的无人驾驶,仅靠单种类型的传感器难以实现,未来方向一定是多种传感器的融合,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不可缺少。另一方面,从无人驾驶三大环节感知层、算法层、 执行层来看,算法层属于软件层面,互联网厂商具备优势;执行层是汽车控制与安全中枢,整车厂以及Tier 1厂商把控很严,其他企业很难切入;而感知层的零组件供应链分散,厂商切入难度相对较低。因此,我们认为国内新进入企业的主要机会在于感知层的供应链,尤其是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以及摄像头等附加值高、国内企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的领域。
激光雷达:高精度的传感器,与ADAS及无人驾驶形成良好搭配
激光雷达(LiDAR)是通过发射激光束来探测目标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方向性好等优点, 在军事领域以及民用的地理测绘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激光雷达可以形成精度高达厘米级的3D环境地图, 因此在ADAS及无人驾驶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从当前车载激光雷达来看,机械式的多线束激光雷达是主流方案,但受制于价格高昂的因素尚未普及开来。
行业格局:国外企业仍然领先,低成本化时代国内企业迎来发展机会
目前, 高精度的车用激光雷达产品的生产厂商主要集中于国外,包括美国的Velodyne、Quanegy以及德国的IBEO公司等。国内的激光雷达产品目前相对落后, 主要以2D激光雷达为主,多用于地形测绘、建筑测量等领域。 随着ADAS以及无人驾驶的兴起, 对3D高精度激光雷达的需求也快速增长,国内以镭神智能、思岚科技等创业型公司以及巨星科技、大族激光等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企业也开始逐步进入车用激光雷达行业。同时,由于机械式多线束(64线)激光雷达昂贵的价格成为车用激光雷达市场推广的最大障碍,因此未来固态多线束(32线)的低成本激光雷达是其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 国内企业有望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弯道超车的机会。
重点关注标的
广发证券持续看好无人驾驶与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看好国内企业在激光雷达领域的发展机会。重点关注国内独家与 Mobileye 深度合作的得润电子、国内激光加工设备及自动化设备龙头大族激光,以及星宇股份、索菱股份、双林股份、四维图新(广发计算机联合覆盖);建议关注亚太股份、万安科技、金固股份等。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寻迹智行 | 汽车零部件厂内无人搬运应用案例
- 智能搬运机器人撑起 “芯” 未来!捷螺智能苏州新基地订单翻倍
- 案例分享 | AGV 调度监控平台:智能物流的核心枢纽
- 重磅登场!艾利特开启复合机器人新纪元
- 镭神智能深度参与两项激光雷达国家标准制定 引领行业规范化发展新征程
- 双展同行!合肥搬易通MiMA邀您共赴重庆立嘉展&长沙工程机械展5.13-5.18
- 口碑+ | 冷链巨头TAHUHU联手极智嘉:三温区协同竟如此丝滑?还节省超60%人力!
- 旧仓改造 库容升级 | 1.4-2吨林德新一代前移式叉车灵动上市
- 两项行业标准参与审定 | 合肥搬易通参加《工业车辆 车载传导式充电机》等两项行业标准(送审稿)专家审定会
- 护士节特辑丨智能制造如何守护医护背后的“医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