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 服务机器人渐行渐近
转载 2017-03-19 15:20 斯锐奇 来源:斯锐奇
例如,家用领域中,扫地、拖地、擦窗等清洁机器人性能不断提升,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此外,服务机器人还扮演着早教、陪伴、智能管家等角色,在家庭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商用领域内,服务机器人已能够胜任客服、迎宾、导购、助理等工作,陆续现身在银行、酒店、医院、学校等不同场所,智能化程度有了大幅提高。

不过,与如火如荼的工业机器人相比,服务机器人的发展仍稍显滞后。这是服务机器人面对的环境更复杂,技术瓶颈更大。只有人工智能技术趋于成熟完善,服务机器人才有可能走完普及阶段。
但毋庸置疑的是,服务机器人比工业机器人更具潜力,可增长空间巨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计,今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40亿元,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升至461.8亿美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服务机器人前景虽然日益明朗,但其成长路径还会和智能手机发展类似,先从核心技术突破,再到成熟产品出现,随后在部分具体应用场景普及,最后才能实现大规模量产。
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服务机器人已经走完了核心技术突破、成熟产品出现两个阶段,目前正处于下一个阶段的早期。所以,服务机器人当前最关键的是如何落地具体应用场景。在市场应用持续拓展后,产量才能迎来提升,进而降低成本,随之而来的才是大范围普及。
另外,一旦服务机器人打开消费市场,还有可能延伸至智能家居、汽车等领域。凭着自身流量入口的优势,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服务机器人可想象空间很大。
综上所述,在未来,服务机器人必将成为人类的高级助手和工具,而不再是单纯的自动化设备。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升温,也将使得服务机器人更具接受处理信息、与人交流互动的能力,并能应对更多非固定性模式的挑战。
相关资讯
更多- “物理 AI”的承诺与现实:当机器人从屏幕走向真实世界
- 仿生“机器人大脑”:在没有 GPS 的世界里找到路
- 《纽约时报》:中国的机器人数量比世界其他地区加起来还多
- 《环球邮报》:正面交锋:顶级人形机器人--云深处DR02 脱颖而出成为户外工业场景的首选
- 《财富》:Roomba 扫地机器人制造商 iRobot 的联合创始人 Rodney Brooks 表示,埃隆·马斯克设想的那种将人形机器人作为万能助手的想法是“纯粹的幻想”,部分原因是机器人的协调能力
- 智联万物 链动未来——2025CeMAT ASIA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
- 让人工智能走进“最危险的工种”
- “被沉默所压碎”的隐性伤害:外媒体报道叉车事故再度敲响安全警钟
- 微型电动交通工具:一场无声的革命
- 巨石神话:人工智能并非单一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