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企业应加快人工智能布局 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可期

转载 2019-03-12 10:31 新华社 来源:新华社


赋能实体经济已经成为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新使命,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智能制造更是成为“风口”聚集地,其中产业机器人的发展势头尤为强劲。建筑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农业机器人……一些企业正在加快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以期通过科技创新打造新的竞争优势,让“中国制造”走得更远。




智能制造再成风口

产业机器人势头强劲  


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力争到2020年,一系列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取得重要突破,在若干重点领域形成国际竞争优势,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进一步深化,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在业内看来,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已经成为制造强国的关键,也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之一。事实上,一些外资巨头早已展开布局。比如,三菱电机推出AI技术品牌“Maisart”,在生产准备、生产、质量管理等各个工序充分利用AI,实现智能制造。此外,三菱电机还与国资委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合作成立了“前沿信息技术在智能制造应用联合实验室”,今后将在智能制造领域建设开放性平台,加强与中国企业建设智能工厂的合作。



“机器人革命”时代已经来临,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如何加速迈向“中国创造”?

据了解,国内企业在布局产业机器人上展开了大手笔。比如,碧桂园集团计划五年内在机器人领域投入800亿元,将机器人更广泛地运用到建筑建造、社区服务和生活起居等各类场景当中。



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圈

建筑机器人等成亮点  


中国电子学会指出,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主要集聚区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六大区域。其中,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基础,以深圳、广州、佛山、东莞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在创新力和影响力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值得一提的是,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成为机器人产业落地发展的重要核心地。



其中,碧桂园集团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行业领先企业,其机器人谷项目更是致力于打造中国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行业的“硅谷”。据了解,目前博智林机器人核心业务包括家庭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建筑机器人和AGV工厂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



作为房地产巨头,碧桂园将新一轮“创新引领”的角逐点放在产业机器人上,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广东机器人产业协会秘书长廉迎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在全国属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从聚焦主业的角度做建筑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较为符合碧桂园本身的产业需求,显然更加细分,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加速其转型落地。



建筑机器人是碧桂园聚焦主业加快转型升级的“一盘大棋”。据了解,碧桂园建筑机器人开发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围绕碧桂园自有的建筑工艺,拆解为两百多道工序,将实际应用场景中较为危险、重复率高的工序由机器人代替完成。目前,碧桂园已经开始安排生产适合机器人使用的铝模、顶架、爬架、墙板等。AGV运输机器人、地面整平机器人也已在部分高质量建造体系项目的工地里投入试用。



事实上,除了建筑机器人,博智林机器人正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平台,打造覆盖机器人全产业链的生态圈。其开发研制中的产品还将应用于餐饮、物业管理、医疗、农业、智能家居、制造业等领域的机器人、智能设备及系统。



行业间协同发力

尽早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业内人士认为,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是目前国内制造业和服务业确定的转型方向。不过,在制造业领域,绝大多数行业的机器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都未普及,需要加强各方协作,突破研发短板,尽早实现产业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首先,创新引领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能力的提升。对此,今年要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


机器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投入和横向合作,成为抢占行业制高点的重要举措。业内认为,目前国内机器人行业力量分散,竞争力弱,机器人核心部件国产化问题不容回避,必须通过并购提升核心竞争力,整合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