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机器人小伙伴迈入最好的时代 上理工团队储备关键技术获跨越式突破

转载 2020-05-14 17:43 新民晚报 来源:新民晚报

图说:人形机器人“小贝”家族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摄(下同)

穿梭于隔离病房,送药、测温,时不时还嘘寒问暖;奔忙在餐厅与客房、园区或校园,以高效送餐送快递;夜深人静,智慧规划路径,自动清扫消毒……面对这场疫情,人类的身边多了一群牢靠的“战友”——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第一次以如此亲密的状态介入人类生活,疫情也成为最大的试炼场。在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的实验室里,执行院长李清都教授团队早早复工,世界领先的双足机器人样机“小贝2.0”已完成测试,创新研发的多模态轮足机器人已有转化订单,大家强烈地感受到,实验室里一项又一项的技术储备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机器人“朋友”可期

一个“小车”正“迈着轮子”爬坡、下台阶、横向侧移、前后左右移动,这款多模态轮足机器人能够解决目前轮式机器人上不了台阶、四足机器人又续航短的痛点。李清都说,这项研究瞄准机器人的下盘,可应用于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自动配送、复杂地况的无人巡检或救援,再展望一些,它还能适应外太空的“星球探险”。

在被誉为人类探索机器人“终极梦想”的人形机器人领域,上理工团队也有了跨越式的突破。为了让这些与人类拥有相同身形的聪明机器人能够真正大规模替代劳力,甚至智力,最终进入公共服务和家庭,同时满足平衡、高效、智能、安全和经济5个关键特性是“必答题”。李清都团队研发的“行者一号”双足机器人曾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它的能效甚至超过了人类,是目前世界上能效最高的机器人;去年利用“被动行走”和人工智能结合的创新方法研制的“小贝”,是全球率先“解题”的大双足机器人;最近它的弟弟“小贝2.0”增加了膝关节 、加装上 体,完成了不同速度、不同坡度的动态行走训练,还经过了行走、迈步、上台阶、承重、跌落和干扰等测试,表现比哥哥们更优异。

小贝兄弟遇到不同路况能够适应,推一推碰一碰也能再找回平衡,它们的自如行走如同孩童学步一般是自己学习摸索实现的,这背后是团队在仿人机器人核心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积累,也是优化性能迈向产业的关键。有了这些进展,再加上合作团队的多模态交互技术集成,具备感官且更加聪明灵活的机器人“朋友”已是可期。

图说:多模态轮足机器人正在测试中

组合“变形金刚”

机器人是一个复杂系统,集成着无数关键技术,因此可以通过“排列组合”实现不同功能,服务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实验室里这些机器人“兄弟连”其实就是团队创新的算法、模型或技术的菜单式储备库,不断迭代,随时调用。

实验楼的走廊里,一台机器人正在“找垃圾”,巡视四周发现目标,挪过去,伸出手臂,捡起一个纸团,任务完成。“这是一个地方政府提出的园区保洁、巡检机器人需求,正在进行多模块测试。我们准备集成轮足、机械臂、视觉识别等技术,它就能很好地发挥功能。”这款机器人的外观也已设计,李清都兴奋地向记者展示效果图。

应用驱动科研

轮足机器人的研究灵感来自一次企业调研,园区里的几厘米上街沿、楼道口的一两级台阶,硬生生卡住一批机器人产品的应用发展。而这一“应用题”又在高校实验室里转化为若干基础研究命题逐一求解,推进科研的学术攀登。“实验室里的科研一边不断向更先进、更智能推进,搭建越来越好的机器人平台,一边将匹配实际应用需求的已有技术与机器人平台组合,再进行科学验证、测试,就能快速研发可服务于实际的功能型产品。”

科研团队也会走进“需求侧”的企业、园区、政府,了解生活中的真实需求,成果转化的过程加速了。“我们的师生组队完成来自企业的课题,学生也可以到企业参与研发,既顺应新工科人才培养,又能够加速成果转化,降低企业试错成本。”李清都说。

以“研发为人类带来更多安全、有效服务的机器人”为每项科研的初衷,研究院有一套特殊的考核体系。例如研发世界领先的原型样机、有企业愿意买走的发明专利、为行业制定标准、学生获得科创奖项、发表一篇高质量论文、国家项目课题,这些“任务”青年教师3年内任选2项即为合格,完成4项即为优秀,“鼓励大家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安心做实事。”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