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一行登上轻舟无人小巴 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营的公开道路Robo-Bus即刻启动

转载 2020-10-12 10:41 轻舟智航 来源: 轻舟智航
北京轻舟智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10月10日下午,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一行在苏州市相城区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示范区智控中心调研,踏上了由国内无人驾驶公司轻舟智航部署的轻舟无人小巴,这也是即将在苏州落地的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营的公开道路Robo-Bus项目。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于骞为娄勤俭书记介绍轻舟无人小巴

▲点击视频,观看江苏卫视报道

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郭元强以及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俞杏楠等负责人也参加了相关活动。

娄勤俭书记在调研时提出:“5G技术发展重在应用、重在与产业深度融合,要把握技术发展趋势,积极推动交叉融合创新,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轻舟无人小巴场景正是5G车路协同(V2X)的首选落地应用,一方面,小巴行驶的路线是固定的,早期路端设备的建设范围及成本更可控;另一方面,路端设备的部署往往需要较大的成本投入,而小巴多人出行的属性意味着具备更高的社会效益。

轻舟无人小巴是5G车路协同(V2X)的首选落地应用

基于5G的车路协同能为无人小巴带来更强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首先,基于5G网络和红绿灯通信设备,轻舟无人小巴可实现多路口绿波同行,即在提前获得红绿灯信号之后,智能控制小巴的行驶速度,减少等待红绿灯的时间。或者在未来“主动控制”交通信号灯,做到延长绿灯或让红灯转绿灯,实现“一路畅行”。

其次,通过5G网络,轻舟无人小巴可以实时获得远距离的道路标识牌、施工路段以及异常车辆等信息,在提前获知遮挡区域或前方区域的实时路况后,提前进行规划,提高无人驾驶的安全性,保证更优的乘车体验。

此外,还能实现特殊车辆优先,让无人小巴为执行任务的救护车、消防车、工程抢险车、警备车等特种优先车辆主动让行,提升特殊车辆在道路的通行效率。

海归自动驾驶团队的中国速度——当海归团队遇上中国新基建浪潮

2019年12月,国内首次提出了“新基建”概念,掀起了一股新浪潮。“新基建”包括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七大版块,其中有三大板块都是自动驾驶软件的核心技术——5G、AI、大数据中心(云计算)。自动驾驶处于这几大领域的交汇点,是新基建的典型落地应用。加上近年来不断完善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相关政策,可以说,自动驾驶在国内的商业化落地正迎来最佳的时机。

而在一个月后,轻舟智航这支始创于硅谷的全华人团队,在中国打响了落地的第一枪——与苏州高铁新城达成战略合作,宣布将逐步在苏州开展无人驾驶场景运营。

轻舟智航的创始人均是Waymo(谷歌旗下无人驾驶公司)的技术骨干及海归博士,从事无人车行业近十年,是目前国内技术最成熟、行业经验最丰富的早期团队。

作为国内Robo-Bus的领跑者,轻舟智航目前正在国内多个城市启动Robo-Bus常态化运营,以满足城市中的地铁接驳及微循环接驳需求。今年7月,由轻舟智航部署的Robo-Bus在苏州首次亮相。同期,苏州发布了全球首条城市微循环Robo-Bus市民体验线路,作为轻舟智航Robo-Bus的运营线路。

在功能方面,轻舟无人小巴的运行速度为20-50km/h,符合公开道路情况;能实现车身周围360度无盲区感知,最远感应距离超过200米,可轻松应对各类城市复杂交通场景。

今年年内,轻舟智航将在苏州落地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营的城市公开道路Robo-Bus项目,部署多条Robo-Bus城市微循环线路,覆盖苏州地铁二号线的苏州北站和大湾地铁站周边区域,预计惠及数万居民。其中已发布的路线总长度超过4公里,线路沿途设置了多个站点,串联起苏州高铁新城的核心交通枢纽、商业办公区、购物中心、居民小区等地。

轻舟无人小巴在苏州高铁新城

高配低打——用Robo-Taxi的技术打造Robo-Bus

轻舟智航的4位创始人曾是Waymo的核心技术骨干,在Robo-Taxi领域有深厚的技术积淀,且成立以来,轻舟智航已发布了第二代大规模智能仿真系统、可自主学习决策规划框架等多项核心技术。这些让轻舟无人小巴实现了高配低打——用Robo-Taxi技术打造的Robo-Bus。

传统的无人车部署是通过在实际道路上反复测试实现的,而轻舟智航在实地测试之前,会借助其智能仿真系统进行大量仿真测试,做到第一次上路就十分可靠安全。成立之初,轻舟智航便选择了一条独特的技术路径,将仿真测试平台作为关键核心能力,建设起大规模智能仿真系统。同时借助可自主学习决策规划框架,将工程师时间转化为机器时间,形成一个“自动化规模生产的工厂”。

基于先进的L4自动驾驶技术,轻舟智航推出了专注城市复杂交通场景的无人驾驶方案“Driven-by-QCraft”,旨在助力合作伙伴打造城市无人驾驶移动空间,助推城市交通向全面智能化、网联化升级。“Driven-by-QCraft”方案专注的是城市公开道路场景。城市公开道路中,路况场景复杂多样,这就需要无人驾驶方案的团队具备全栈技术能力,尤其对地图定位、感知、决策规划等核心模块提出了很高要求。

同时,由于公开道路的覆盖范围比封闭道路更广,能真正解决多种无人车落地应用的核心痛点,为商业化落地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例如公开道路中的轻舟无人小巴,能满足地铁接驳、城区微循环等出行刚需,是典型的城市无人驾驶移动空间。

当“Driven-by-QCraft”无人驾驶方案不断迭代,并逐渐扩展至多个智慧城市场景后,人们将真正感受到城市无人驾驶移动空间带来的高效与安全。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