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园区巡逻,人脸识别,隐患排查....安防巡逻机器人助力打造智慧园区

转载 2020-10-19 17:12 武汉工控工业 来源:武汉工控工业


近年来,园区物业管理人员劳动力成本上升,工作量繁重,重复性劳动过高,人员流失率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园区物业管理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园区的安保要求、智能化服务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园区的安防系统不再处于单一的被动防御模式,而是通过在园区部署安防巡逻机器人,形成纵览全局和掌控细节的全方位立体化综合防控系统,推动安保服务智能化升级,有效保障了园区的正常运营。

近日,武昌环建物业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正在使用“小卒1号”安防巡逻机器人巡检整个园区,代替安保人员执行巡逻任务,降低安保成本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成为园区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好帮手。据悉,本次投入使用的“小卒1号”安防巡逻机器人配备可见光摄像头和红外夜视摄像头,能够24小时昼夜巡逻,并可通过红外设施感知高温源,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发出警告提示安保人员前往现场查看,实现安全预警。此外,机器人在巡逻过程中能实时传送稳定的视频监控画面到后台,安保人员坐在办公室内就可以清晰直观掌握园区的运营状况,若发现可疑人员能够自动预警,安保人员通过机身配备的实时通讯系统与机器人所处现场进行远程喊话,并可以远程控制机器人锁定目标进行追踪,实时通讯和远程控制距离可达5公里。不止是巡逻执勤,机器人具有语音交互、广告推送、远程对讲等多种前端交互功能,园区内人员遇到任何问题时,可直接与后台监控中心进行双向语音对答。同时,机器人配置的10.1寸高清显示屏和大功率扬声器也可以作为园区宣传推广的媒介,助力打造高端、独特的科技园区形象。

当前,很多中大型企业都选择了自建园区,虽然园区都有配置安防监控系统和安保人员,但传统的安防监控系统也存在监视范围限制、机动性差、功能单一等不足,加之人力成本的上升、招工难等问题,往往仅做到了基本的安保水平。武汉工控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小卒1号”安防巡逻机器人作为一款综合应用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智能装备,不仅弥补了传统安防行业发展的短板,更为智能安防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与思路。“小卒1号”安防巡逻机器人搭载3D激光雷达,采用目前移动服务机器人领域最前沿的基于激光雷达的同步建图与定位技术,可替代人工实现远程例行巡检,适应多种复杂工作环境和路况,在事故和特殊情况下可完成特巡和定制性巡检任务。机器人采用电驱动方式,清洁安全,不会对园区带来附加污染,具有自主充电功能,任务完成后或电池电量不足时能够自动返回充电。

同时,由于机器人采用低压工作模式和智能避障设计,人员可以安全靠近和触碰,极大地提升了园区现代化与科技感体验。武昌环建物业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园区采用动静结合理念,将“小卒1号”安防巡逻机器人与现有安防系统结合,有效降低园区的人力成本,提高巡检效率,遇到各类灾害及突发事件能提前预警,防范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园区的安全盲点,打造智能、环保、安全、宜人的工作环境。

据悉,“小卒1号”安防巡逻机器人在武昌环建物业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园区投入实际应用后,即将在昙华林街道正式投入安保执勤工作。未来,武汉工控研究院将始终致力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安防行业的应用落地,为更多的厂区、园区、校园等公共场所进行智能巡检类产品的定制开发及提供综合应用解决方案服务,助力安防行业智能化发展。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