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不回家,康复孝心送到家-SRT 新品上市
转载 2021-02-07 09:01 软体机器人 来源: 软体机器人我国脑卒中存活患者的致残率高达80%
基于诸多临床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研究发现:卒中后有85%的患者存有上肢运动功能障碍,3-6个月后,55%偏瘫患者仍存在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相反,75-83%的偏瘫患者却能重新学会走路。
人的上肢功能占全身功能的60%
手指功能占上肢功能的90%
△ 人大脑皮层运动区
传统的康复疗法是由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康复治疗,每日持续复健花费大,疫情期间出门难、风险高,出院后在家无法做标准化的康复训练。
研究表明,康复训练需持续进行才会有显著效果,市场中的康复产品繁杂,刚性康复产品导致患者拉伤的事件频发,国内患者的康复之路难上加难。
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SRT)
基于康复医疗学理论及
国际领先的软体机器人技术
研发出“SRT镜像款手部康复机器人”!
SRT镜像款手部康复机器人的优势:
1.模拟肌肉驱动方式,避免二次伤害
模拟人体运动学机理,能为手指的屈伸训练提供持续被动运动和镜像运动。驱动模块还能根据患者运动状态调整自身形态,避免对患者造成拉伤等二次伤害。
2.被动训练,缓解肌张力增高
被动训练模式采用自动化设计。使用被动训练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手指屈伸肌肌力恢复, 增加关节活动度。
3.镜像训练功能,健侧手带动患侧手
镜像训练可将健侧手部动作模式映射到患侧手,患者通过不断视觉传输,刺激大脑皮层的活动性,促进脑功能重塑,从而促发患手主动运用功能出现,提升康复进程
4.人体工程学设计,训练时保护关节,训练轻便舒适
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根据人手部结构特点,采用模块化设计, 兼容性强。训练手套的半开放包裹式设计,可保护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屈伸运动更舒适自然。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小白也能懂:用Eigen搞定机械臂数值法逆解
- AI浪潮席卷制造未来,看深南电路"物流芯大脑"如何重构智能化生产新标准
- 喜报丨仙工智能(SEER)入选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
- 磅旗科技携手香港共筑国际创科未来,打造全球AI+机器人时代
- 从千钧承转到毫厘智控:看机器人如何在哈轴工厂“智慧穿行”
- HOLLIAS MACS IC再创里程碑:和利时助力全球首台套660兆瓦超超临界双拱型燃煤机组项目双投成功
- 【展会预告】爱普拉诚邀您PNE巴西电力及新能源展现场见!
- 企业动态|质量守护每一程!卓一质量手册发放仪式及“零缺陷”签名活动圆满结束!
- 玩转PiPER|挥手,用手势“隔空操控”机械臂
- “小黄人” 凭啥成了人人夸的智能 “劳模”?来听听他们是如何评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