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如何为创新应用护航?
转载 2023-04-26 10:51 司南导航行业应用 来源:司南导航行业应用4月15日晚间,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栏目专题报道了“北斗,如何为创新应用护航?”。报道重点聚焦基于北斗系统的科技企业,其中司南导航的创新应用成果被作为行业典范予以了高度肯定!
以下为文字内容节选。
《北斗:如何为创新应用护航?》
上海电视台记者:孙启萌 摄像:高原 夏祺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已达约4700亿元;截至今年1月,北斗时空智能服务的全球累计接入智能设备超过15亿台;北斗系统正赋能各行各业,各类创新应用不断推陈出新。在上海,基于北斗系统的科技企业,也跑出了加速度。
半分钟不到,通过这台RTK激光测量仪,工程师张垚就测出了这个蓄水池的四角地标。而如果使用GPS测量,需要事后再进行计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现在这样可以实时获取的话,大大提高了野外作业效率。“激光可以照到平常测不到的地方,包括一些死角之类的,也可以更好地去测量到一些坐标。”司南导航测量事业部产品技术工程师张垚说。
如此精准测量的秘密,来自于设备内置的北斗模块。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一可应用于园林测绘、道路测量等场景的测量仪器,精准度也大大提升。
司南导航测量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明告诉记者:“原来最早的用GPS的时候,它的卫星大概只有10颗左右,可能只能在一些空旷场景下使用,后来因为有了北斗的加持,卫星颗数基本上能达到四五十颗,这样在很多以前都没法想象、没法使用的场景上面,都可能能直接使用RTK了。”
“天上好用,地上用好”,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升级,企业研制出了更高精度的技术模块,不但成功打破进口垄断,还远销海外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上海市产业协同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产业推进处处长张珏良认为:“利用企业创新的一些优势,愿意去不断迭代一些新技术的优势,来推动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
上海市产业协同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科技创新处处长也表示:“空间信息对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有很重要的支撑的意义,以重点的区域、重点的产业、重大项目为牵引,全力推进空间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北斗规模化应用进入关键期,北斗产业发展也迎来机遇期。时空信息、定位导航服务等作为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只有与其他创新基础设施和融合基础设施配套,做到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才能不断保持技术的引领性和融合性,推动应用服务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合肥搬易通MiMA6吨牵引车AGV本体批量发货,助力物流企业实现智能搬运新升级!
- 蓝芯科技入选《AI卧龙图》,杭州不止于“六小龙”
- 上海杨浦科创集团董事长郑岳肖一行来合力上海科技公司考察交流
- 临工智科亮相深圳 LogiMAT China 2025!
- 口碑+ | 欧洲餐饮设备巨头:“极智嘉AMR使我们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始终保持灵活高效”
- 京东物流智狼出海!首次亮相韩国首尔物流仓储展览会KOREA MAT
- 全球首次!优必选正式签署小批量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 数智赋能 安全升级 | 国自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守护”安全生产
- 物流中心拥堵?科钛Swarm Pro群智调度系统让百台AGV“不打架”
- AiTEN案例丨AS堆垛机器人新能源行业案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