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AGV铺就跨境“合作之路”
转载 2023-12-12 09:15 上海振华重工 来源:上海振华重工蒙古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伙伴,也是最早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中蒙之间漫长的国境线上,一个个相连的陆上口岸,像是两国紧紧握在一起的手掌。在甘其毛都,一支建设全球首例陆路口岸AGV跨境运输项目的振华团队,在为两国贸易运输的发展坚守。继去年7月中方甘其毛都口岸AGV成功试运行后,蒙古国嘎顺苏海图口岸AGV道路和园区也在去年年底开始建设。
甘其毛都-嘎顺苏海图口岸位于边境线703号界标附近,是中蒙之间最大的公路货运口岸。周围是茫茫的戈壁滩,常年干燥。从今年3月AGV砂石路面试运行,到10月超短周期完成前期建设,成果可喜。10月底,振华重工参建的蒙古国AGV跨境货物运输项目,其蒙古新园区交互运行场地的磁钉导航地图与中方现运输道路对接验证和全网基站测试工作全部完成。目前,VMS(车辆管理系统)系统和TOS(管理控制系统)已经对中方老园区实现车辆调度和任务指令空箱运输贯通联调联试工作,实现通车试运行。
项目前景广阔,建设却挑战重重。此项目不同于传统码头的大方块场地,只有两车道的长方形场地,道路上还有出入境地磅、海关卡口和边境闸门等设施,这需要对自动化路径进行重新设计。其中,长达45米的地磅区域还无法布置磁钉,因此振华团队创新使用了“2D激光点云数据自主纠偏”方案,在不增加额外设备和不对场地进行改造的前提下,解决了辐射设备干扰和无磁钉区域AGV自主纠偏控制过程等问题。
甘其毛都-嘎顺苏海图口岸深藏内陆,昼夜温差大,沙尘暴频繁。冬天,刺骨的朔风刮起,吹起黄土和豆粒大的砾石,噼噼啪啪地打在货运卡车涂满黄尘的铁皮车厢上。项目成员尽管包起了头巾,在脖子周围塞得严严实实,晚上下工回去,头发上仍能洗出浑黄的泥汤。项目团队专门针对当地的环境条件,为AGV增加了防沙暴、防高温和防低温装置。
调试阶段也颇为不易。项目调试之前需要处理好两国跨境政策、海关、边防等重要问题才能开工。由于口岸的特殊环境,调试团队只能等到晚上八点钟口岸关闭后,才能进入场地调试,经常忙到凌晨,夜间气温骤降,最冷时甚至达到零下十几度。此外,周末口岸关闭,对调试团队来说是调试的“黄金时间”。团队的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振华重工项目负责人、振华设计研究总院生产经营管理部祝发林说:“不仅自然环境恶劣,更难的是大家刚去现场的时候都没地方洗澡。”
在这样的气候、风沙与压力之下,项目依然在超短周期内完成进度,祝发林直言,这其中少不了两国海关的协助,少不了振华设计与调试团队的辛苦,也少不了项目用户方SAMRT公司的努力。“SAMRT公司董事长等几位负责人对项目十分重视,在项目整体施工阶段常驻工地,一有问题就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此外,用户方还积极帮助解决振华团队在施工方面的困难,“项目前期我们在蒙古包里围着火炉办公,在用户方的帮助下,大家搬进了办公楼;而且洗澡问题也解决了,大家工作更有干劲了。”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首例陆路口岸AGV无人驾驶跨境能源运输“桥头堡”项目,不仅绿色节能,还能大大提高口岸的货物通关效率,打破口岸3000万吨的年过货量纪录,助力口岸继续保持领跑地位。这种全新的自动化陆路跨境能源运输模式,对中蒙之间其他口岸的建设同样具有巨大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口岸相通、经济联通、民心交融,“一带一路”倡议与蒙古国“草原之路”发展战略对接贯通,以口岸建设带动双边经济发展,开辟两国互联互通新通道;以点带线,促进蒙古国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打通中蒙俄经济发展走廊,实现互利三国的发展新格局。
文:薛闻远/党委工作部图:祝发林/振华设计研究总院编辑:薛闻远/党委工作部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展会直击|合肥搬易通MiMA亮相重庆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开展首日大放异彩!
- 数智向新 | 合力与您"湘"约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
- 聚焦核心团队,赋能管理升级——宇锋智能“聚变·飞跃”五一专题研讨会
- 从制片到组装全链赋能!海康机器人携创新方案亮相深圳锂电展
- 案例|大型跨国集团 x 迦智科技:复购应用,智能升级从仓到线间物料流转
- 展会直击丨仙工智能亮相 AUTOMATE,全球生态圈建设再提速
- 亮相央媒!中力电动叉车和搬马机器人为何频频出圈?
- 115.20亿元!安徽叉车集团品牌价值再突破!
- 展会直击|宁波机床模具展首日,卓一多款车型亮相引关注
- 【邀请函】镭神智能与您相约北京国际低空产业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