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新质赋能 花都样本 | 蓝海机器人:广州市“未来独角兽”

转载 2025-07-21 09:04 广州花都发布 来源:广州花都发布
广州蓝海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开栏语

走进新时代,广州花都加快构建“12635”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大潮汹涌澎湃。这里,“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区”的步履铿锵,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这里,行业新锐勇立潮头,敢于执国内甚至国际的行业牛耳;这里,作为广州北部增长极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发展动力强劲。

为更好地展示花都在大湾区“极点示范”的担当,花都区委宣传部、花都区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新质赋能 花都样本”系列报道,全景式展示优秀的行业标杆,为花都高质量发展鸣锣开道

“新质赋能 花都样本” 

系列报道之十:

蓝海机器人:

广州“未来独角兽”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在广州花都,成立于2016年的广州蓝海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海机器人”)成为了这颗明珠的的闪耀践行者之一,自2021年起,其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高达3倍,利润年均增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73%,跃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广州“未来独角兽”,在机器人产业版图上刻下鲜明的广州坐标。

光伏智能车间背后的

蓝海方案

走进蓝海机器人的生产车间,自动传送带花篮沿着既定路线平稳运行,潜伏举升机器人精准托起光伏组件。一台台刚完成调试的AGV智能机器人正被装入物流车辆发往全国。这些高效运转的的生产场景见证着中国智造领域新质生产力的蓬勃脉动。

“目前最先进的方案,就是从生产计划调度、物流、加工、成品包装的各个环节,实现由数据实时反映现场情况、由算法实时给出最优的生产安排,然后交由智能化的工业机器人、移动搬运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加工设备去24小时不间断执行。”蓝海机器人副总经理冼志军看着智能产线表示。

从2021年—2024年,公司为光伏电池片行业30%以上的厂商提供了无人化智能制造车间的解决方案。技术团队展示的参数令人瞩目:停止位置误差小于7.8毫米、二次对位重复性小于1毫米、停止角度误差小于0.5度。

这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技术指标,让蓝海机器人成为国家工信部2023年智能制造揭榜挂帅项目攻关牵头企业,率先在光伏行业内推出覆盖“生产制造车间 + 成品检测及包装车间 + MES信息化”的全套解决方案,也是行业内目前唯一能以自主技术来实现所有需求的整套解决方案供应商。

“我们的发明专利‘多移动机器人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正是面向大规模无人工厂需要数百台移动机器人同时调度、运行作业的需求而研发的。”冼志军介绍道,“该技术已在光伏行业的无人化工厂落地运行,支持500台以上机器人同时调度作业,为客户省去了超过500人的现场人工需求,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此外,“光伏电池车间 AGV 智能搬运系统”已成功入选广东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该系统成为我国光伏制造领域的又一项长板技术,为进一步增强我国能源电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百万至亿

“未来独角兽”破圈之路

回顾蓝海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冼志军描绘出一条从摸索到聚焦的蜕变轨迹。自2016年4月成立后,企业初创期曾探索过包括税务服务机器人等在内的多种方向。直至一笔光伏产业运输机器人的订单,为“蓝海机器人”开启了转型契机。

“当时正值光伏产业智能化转型临界点,我们精准把握了这一时代机遇。”冼志军正是在这个关键转折点加入团队。从制造服务业机器人转向生产工业智能机器人,蓝海机器人成功驶入了属于自己的广阔蓝海。

搭乘中国光伏行业高速发展的列车,蓝海机器人在短短五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值成功实现了从百万级向亿级的跃升,2024年公司产值超8亿元。目前,蓝海机器人主营以无人导航技术为基础的智能移动机器人、智能调度系统、智能立库、智能分拣物流线等产品。公司不仅是广州市产值规模最大的机器人本体企业之一,更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连续多年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广州市“未来独角兽”企业,并入选广州拟上市高企后备百强榜单。

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拓展,公司客户群迅速扩大,已成功服务于晶科、晶澳、阿特斯、中润、正泰等头部光伏厂家,并与广汽、广本、亿纬锂能、海目星等其他知名企业开展合作。

注智研发

构筑新质生产力高地

研发是蓝海机器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公司始终坚持“研发一年、中试一年、量产一年”的新产品开发节奏,在AMR机器人的硬件及算法持续优化迭代的同时,拓展了MES光伏行业制造执行管理系统、成品电池片智能分拣产线、组件关键工艺设备等新项目,凭借多年的行业口碑及优质客户信任,部分新项目从研发到过亿的产值仅耗时3年。

公司还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并聘任多位外部技术专家,用于系统化地指导公司产学研活动,提高企业研发实力。目前公司拥有包括国家级、省级和企业级研究机构,与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建立了“激光SLAM自主移动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并已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和中国机器人CR认证。

持续的投入结出累累硕果:累计申报16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其中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3项。公司创新成果得到广泛认可,荣获湾高赛专利奖金奖;多次获得了广东省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学技术奖一二三等奖、首届羊城绿色“三新”(新材料、新装备、新设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从产值百万级的初创企业,到占据光伏行业30%智能车间市场份额的标杆,蓝海机器人依托持续的研发投入和160多项专利构筑了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基础。在花都区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绿能谷”的战略背景下,这家本土培育的“未来独角兽”正加速纵深布局:纵向深入构建智能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横向拓展至更多高端制造业应用场景,助力能源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策划:杨丽萍

统筹:谢惠瑜

图文、视频:罗莎莎、蔡剑豪

视频封面:李咪咪

编辑:穗琦 洪敏

复核:谢惠瑜 吴敏娜

校对:贾愚 彭天阳

审核:邓必彦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