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卡车采用 Wiferion 技术实现 AMR 运行中无线充电
原创 2025-08-25 10:09 南山 来源:AGV网在自动化物流与制造现场,无缝对接、不中断供电的需求日益迫切。德国Daimler Trucks(戴姆勒卡车公司)与 FlexQube、PohlCon 以及德国Wiferion 公司联手,在墨西哥装配产线上实现了工业移动机器人(AMR)在运行过程中自动无线充电的落地应用。这不仅展现了“随时补电”理念的可行,也成为提升产线流畅性与安全性的标杆实践。
Wiferion 是一家专注于工业无线充电系统的德国企业,其核心产品包括 CW1000 和 etaLINK 3000 等高效感应充电方案,可为 AGV(自动导引车)、AMR(自主移动机器人)与工业车辆提供接触式之外的持续供电解决路径。其技术在续航效率、维护简便性与系统扩展性方面表现突出。
在此次项目中,FlexQube 的 AMR 车队负责从拣货区将零部件输送至发动机装配线,运输距离约 250 米。传统方式需在固定充电站补电,浪费途中时间。新方案通过PohlCon 构建的Wireless Charging Protection System(WCPS),将 Wiferion 的感应充电技术嵌入地面地板中,在 AMR 停止运作的 3–4 分钟内完成自动补电。无需额外空间设立独立充电区,有效消除停机待充环节。
PohlCon 无线充电基础设施团队负责人Dennis Thiele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流程本身需要停留的时刻完成补电——不绕路、不另建充电站。WCPS 正实现了这一目标:安全、高效且融入生产线本身。” 这意味着 AMR 能持续可用,避免因电量问题造成的停摆,从而提升产线运行效率与输送可靠性。
Wiferion 产品与技术团队负责人Matthieu Ebert进一步指出:“通过运行中补电模式,我们构筑了新一代能源效率基础——无需暂停操作、毫无妥协。戴姆勒项目是证明智能嵌入式充电基础设施效能的当代典范。”
Wiferion 的主要充电产品包括:
CW1000:紧凑型无线感应充电系统,输出功率1 kW,效率超过 93%。优点在于安装简便、占地小,并具高度容错的对准能力,可实现 AMR 在短暂停歇期间快速补电。
etaLINK 3000:3 kW 感应式充电系统,支持多种电压接口及电池类型,适用于重载工业车辆与机器人。其“in-process charging(运行中补电)”机制可在运输流程中自动补能,提升设备可用时间与系统整体效率。
Wiferion 的无线充电系统适用广泛,包括 AGV、AMR、拖引车和工业车辆等,实现了连续运行与高可靠性供电。其研发源自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研究所以来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研究,现已成为行业领先者。
整个项目在制度与经济层面的意义突出:其一,“运行中补电”让机器人不再脱离工作流程,极大降低循环中断时间,并提升整体流转效率。其二,地面嵌入式感应充电板不会妨碍通行或占用空间,有助优化生产布局。其三,感应充电方式免维护、无机械磨损,较传统接触式充电更为安全与持久。
随着设备自治化演进、混合车队部署、无人物流成为趋势,类似于“无感接入式补电”的解决方案将广泛普及。对于设备厂商和系统集成商而言,整合无线供电已成为提升系统价值与拓展市场占位的重要路径。
Daimler Trucks 携手 Wiferion 推广无线 in-process charging 技术,为工业机器人提供了无间断能源补给的可行模式。这不仅提升了生产自动化效率与安全性,也为制造与物流行业的智能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技术成熟和标准化推进,这一模式有望成为自动化动力供应的新常态。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展会回顾 | 迦智科技亮相移动机器人行业盛会
- 重磅!磅旗科技一举拿下2025中国产业互联网与AI三项大奖,智能制造实力再获权威认证
- 和利时即将参展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邀您共赴智造新未来
- 让智能物流更简单、更高效——科钛机器人助力智能物流升级
- 极客出发,“嘉”速向未来 | 极智嘉2026届全球校园招聘正式启动!
- 破解仓储空间难题,MiMA人上型三向堆垛车助力外资纺织企业高效扩容
- Airskin 在 Quantum Holding 旗下重启
- 戴姆勒卡车采用 Wiferion 技术实现 AMR 运行中无线充电
- Inver引入林德防爆叉车强化高危区域安全
- Microsonic推出逆向传感器实现对仓库货架通道内叉车进出状态的智能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