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领域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转载 2016-06-17 15:51 来源:机器人库日本、美国、韩国、欧洲是全球 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传统领导者,素有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称的发那科、安川电机、abb、库卡就分属于日本、瑞士、德国。但近年来全球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发生变化,“四大家族”的市场份额从2013年以前的60%下降到了2014年的约50%,日益崛起的中国机器人公司使“四大家族”量价齐降,谷歌、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进军机器人市场,正在形成工业机器人领域新的竞争格局。
“四大家族”几乎垄断工业机器人行业高端领域。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激烈,技术集中在少数企业手中,如系统集成技术日本、美国企业拥有绝对优势,运动控制是ABB的核心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安川电机更胜一筹;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也多被“四大家族”所掌控。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庞大,增速快,但大部分市场份额依然被“四大家族”占有,并且在机器人制造、焊接等高端领域也几乎被“四大家族”垄断,我国目前的技术研发与进展仍然集中在机器人专用控制器、伺服电机、控驱一体机、运动控制等核心领域。
新兴企业不断涌现打破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现有格局。从市场占有率上看,“四大家族”的垄断地位日益受到威胁,丹麦优傲机器人生产的6轴串联工业机器人和Rethink Robotics生产的机器人具备轻巧灵活等特点,广受市场青睐。各国机器人企业不断崛起,涌现出埃斯顿、新松、广州数控等具备相当竞争力的机器人企业,新兴崛起的机器人公司使机器人使用成本大幅下降,老牌机器人企业数量和价格上都受到极大影响。2014年,我国机器人销量已占到全球销量的约四分之一,其中国产机器人占国内市场份额逐年上升,2014年比重接近29%,与“四大家族”形成数量与价格的强势竞争。从应用市场上看,工业机器人市场争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企业不再仅仅瞄准传统的3C制造领域,而是在家电、可穿戴设备、电子、医疗、物流等新兴领域积极抢占技术制高点和市场份额。
互联网企业成为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新生力量。谷歌自2013年起收购了九家机器人企业,领域涉及工业机器人以及相关的开发技术和安卓系统等,致力于研发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等智能产品,还计划将安卓系统应用到机械制造领域,使智能制造与智能控制达到新高度。互联网企业拥有强大的云计算、大数据、云存储、在线销售等优势,虚拟世界与实体制造业的跨界融合,加上机器人新技术的研发产业化,必将对未来机器人发展产生颠覆性变革。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WAIC强化学习新范式探索之夜 | 强化学习与大模型融合,是智能体进化的 “黄金法则”,还是误入复杂迷宫的 “冒险尝试”?
- 德媒《it-zoom》:人形机器人即将取得突破
- 认知机器人会成为工业流程的未来吗?
- 叉车车队的人工智能驾驶安全追踪系统在英国问世
- 欧洲首个 CE 合规无人驾驶物流车辆迈入工业部署
- 展商直击 | WAIC 2025圆满收官,上海码极客实力呈现多模态世界模型与空间智能技术成果!
- 《Dcvelocity》面对面采访:Dematic 总裁 Michael Larsson
- 内部物流中的人工智能:增强人类潜能,而非取代人类潜能
- 客户案例|从分散式地堆到13米高位密集存储,卓一人上行三向叉车赋能调味品行业
- “五羊” 机器人组团出道,等你来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