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那些“任劳任怨”的搬运机器人
转载 2016-07-01 09:37 来源:工业机器人前阵子富士康用机器替代工人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其实在欧美等国家,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等领域上的应用已经不是新鲜事,除了焊接机器人、喷漆机器人等,自然少不了搬运机器人,他不仅能减轻人们的吃重的工作量,还能减少工作人员来回走动的时间,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特别是在应付诸如“6.18”这样的电商大战,能大展身手。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些搬运好助手。
亚马逊Kivasystem
说起搬运机器人,不得不提亚马逊仓库里的Kiva。自2012年亚马逊花8亿美金一举拿下机器人生厂商Kiva后,各大电商和物流公司也相继效仿,以面对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目前,亚马逊仓库里已有15000个Kiva搬运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的工作准确率能达到99.99%,并且能将总体工作效率提升3.5至5倍。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Kiva被分为Bot-Mobile、Jack-in-the-Bot、Betty-Bot等好几类,Kivasystem现已更名为AmazonRobotics。
Amazon仓库的工作日常:工作人员只需要待在固定的配货地点,Kiva机器人则负责将货物搬运到指定地点,在没电的时候,它还能自己乖乖地到充电站充电。
Fetch和Freight机器人
Fetch和Freight由硅谷机器人公司FetchRobotics研发,每两个这样的机器人组成一组搭档:Fetch按照订单将相应的商品从货架上取下来,然后交给Freight运送至目的地。Freight与亚马逊Kiva功能相当,可自助规划路线以及自行充电。
Transwheel送货机器人
Transwheel机器人看起来像是加上搬运手臂的独轮车,出自以色列申卡尔工程与设计学院学生之手。Transwheel机器人采用平衡系统,单个机器人可运送小包裹,几个机器人能共同协作完成对大包裹的运送,另外,该机器人可利用GPS导航,通过面部识别软件识别接收者身份,还具备智能取件功能。它的设计者希望它们将来能代替大型货运车辆,以缓解交通拥堵。我想,让它当快递员也是极好的,走在路上的样子就像无人摩托车。
Skype的快递机器人StarshipRobot
Skype与Friis旗下的Starship公司共同推出了这个专用于小件货物短途配送的盒子型机器人StarshipRobot,时速为4英里/小时,可承重20磅(约合9公斤)的货物,行程范围为物流中心1英里(约合1.6公里)的范围内。其配备的摄像头和传感器能让它识别和避开障碍物。到达目的地后,只有收件人通过APP才能将箱子打开。Skype创始人Starship表示,它的成本比人力便宜5-15倍,其目前的平均快递费为每趟5-15美元,以后有望削减至1美元。但StarshipRobot也具有一定的缺陷:无法应对崎岖不平的道路。
Lynx无人智能车
Lynx无人智能车背后是美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公司之一——AdeptTechnology,Lynx无人智能车主要被用于室内的动态物流运输,不同于亚马逊的Kiva,它无需在地板上事先设置磁铁、导航路线以及信标,能自动规避路上的障碍物以及行人。
天猫超市的分拣机器人:“曹操”
国内目前仅有两个仓库配备分拣机器人,天猫超市是其中一家,“曹操”机器人所有系统均由阿里自主研发,可承重50KG,运速为2米/秒。接到订单后,“曹操”能自主定位商品所在位置,并规划最优的拣货路径,拣货完毕后,“曹操”还能将物品送至打包员手上。
未来的趋势:京东无人仓
除了Kiva搬货机器人,亚马逊物流运输系统还搭配PrimeAir送货无人机,国内的京东也先发制人采用了类似的模式。前不久,京东官方就公布了3分钟左右的“无人仓”概念视频,并表示要在1年内推出送货无人机,两年内建立无人仓库,10年内实现无人车送快递。
说说京东的无人仓运作流程:货车将货物运达仓库——自动卸货——自动验收(机器扫描)——自动拆装(工业机械手拆装)——分类、存储货物(机械臂)——接收订单(系统)——自动拣选——自动包装——自动装车发货,整个过程主要由传送带传送货物。
与传统仓储相比,自动化的仓储节省了不少人力,其标准化的系统使得仓库运作更高效、有序,出错几率也能相应的减少。不仅仅只是运用搬货机器人,无人仓将机械与智能系统融合为一整套自动系统,更符合未来智能化的趋势。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WAIC强化学习新范式探索之夜 | 强化学习与大模型融合,是智能体进化的 “黄金法则”,还是误入复杂迷宫的 “冒险尝试”?
- 德媒《it-zoom》:人形机器人即将取得突破
- 认知机器人会成为工业流程的未来吗?
- 叉车车队的人工智能驾驶安全追踪系统在英国问世
- 欧洲首个 CE 合规无人驾驶物流车辆迈入工业部署
- 展商直击 | WAIC 2025圆满收官,上海码极客实力呈现多模态世界模型与空间智能技术成果!
- 《Dcvelocity》面对面采访:Dematic 总裁 Michael Larsson
- 内部物流中的人工智能:增强人类潜能,而非取代人类潜能
- 客户案例|从分散式地堆到13米高位密集存储,卓一人上行三向叉车赋能调味品行业
- “五羊” 机器人组团出道,等你来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