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转型发展如何考虑物流智能化
转载 2017-04-24 10:12 黄尧笛 来源:环球物流咨询
在我们的方法论框架中,企业物流转型在目前国内的环境中大多是以独立公司的形式开展,既然是以公司为载体,那么也就会从新公司的发展战略角度考虑转型发展。智能物流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热点,我们如何考虑企业物流转型发展中的智能化是很多企业物流规划部门的难题。现在谈物流智能化可能还为时过早,但是从规划的角度又不得不去考虑,所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看看企业物流转型发展应该如何考虑物流智能化。
一、定义智能物流
“关于智能物流,现在有各种定义,但具有普遍意义的定义是指借助现在信息技术手段,如射频技术(RFID)、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地理信息系统(GIS)、条码技术(BC)、无线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将物流活动过程中的作业环节、作业过程、附属管理等进行集成,使系统具有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目前,先进的现代物流系统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特征。”很多物流系统和网络也采用了最新的红外、激光、无线、编码、认址、自动识别、定位、无接触供电、光纤、数据库、传感器、RFID、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这种集光、机、电、信息等技术于一体的新技术在物流系统的集成应用就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的体现。二、企业物流转型发展是否需要考虑智能化物流
当我们在规划一个物流公司时,对于是否需要智能物流方向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去考虑:
第一,“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的战略,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物流作为实现战略的重要支撑,我们做公司的规划也是从战略出发,在外部环境分析中自然会去考虑行业的发展以及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而智能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公司需要去考虑这方面的内容;
第二,从运作层面,物流作为企业运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子系统,当生产与流通环节真的都实现智能制造的时候,而自己的物流系统却无法进行智能化的对接,那么在运作上是无法给客户提供匹配的方案,自然也成不了客户的供应商;
第三,集团高层总是高瞻远瞩,作为企业物流转型发展的设计者,不去积极的分析与阐述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变化,自身如何去迎合和应对这样环境,那样的规划方案也是无法通过的。引用一位物流企业的企业家在物流沙龙(logclub)的分享活动上说,我投资“物流+互联网”产品的公司,不是我怕物流实体不挣钱,而是我怕现在不进入互联网领域的话,在未来会失去市场。规划的时候也需要站在决策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这几个方面考虑,我们会发现企业物流转型发展过程中是需要积极的去考虑智能化物流的问题。三、企业物流转型发展中智能物流需要考虑的内容
1.企业或行业标准化程度如何
首先要考虑有没有标杆可以学习,看看国内或者国外的标杆怎么做的,如果找不到的话再看看有相似行业的,实在没有再看看能不能提出创新的思路。当企业或者行业物流标准化程度都不高的情况下,要做到智能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就算做到了也很难体现出价值。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物流运作中的标准化外,还有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智能物流使用多种信息技术,每种信息技术都有自己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甚至是开发商或生产商自己的标准,出于保护知识产权或竞争的目的,生产商往往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生产对自己最有利的商品,而不是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商品。而智能物流的施行还涉及到与系统集成商、通讯服务商、网络供应商的配合,涉及到跨行业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如果标准不统一,智能物流就难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
2.企业物流是全盘考虑还是局部考虑
如果不能全盘实现智能物流,那么可否在局部实现,这也是规划中需要思考的问题,那么局部实现智能物流包含哪些物流环节的智能化?我们从不同的物流环节去理解物流智能化。
1.供应物流环节智能化
最终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定制, 相关信息直接传递至智能工厂设计部门, 设计部门进行个性化产品设计,设计过程中可与最终用户不断沟通并确定最终设计方案。设计部门确认后即可生成智能物料清单,其主要信息有:生产工艺相关信息、成品需求数量、日期及收货人详细信息; 半成品及原材料需求数量、时间及具体工序( 包括工序相关信息)。该智能物料清单的必要信息与相关供应商和需求客户进行共享,各供应商根据相应需求时间进行备料并供货,所有物料均嵌入智能标签,根据物料标签,供应商仓库人员针对不同需求厂家的需求时间和分布地点进行智能物料备货及供货,使得各物料的供应能够满足各需求厂家的具体需求。
2.生产物流环节智能化
在智能生产中,人员、机器和资源相互之间进行即时通信,智能物料能够感应它们被制造和打算被使用的具体情况,可以主动辅助制造过程。生产链中所集成的所有生产设施能够实现自组织,并可根据当前的状况灵活地调整生产过程,从而形成高度灵活的生产模式。生产环节的智能化在制造业中应用相对较多,很多生产企业也积极的提升生产物流的智能化去为生产提供服务,并且得到了不错的效果。
3.销售物流环节智能化
智能工厂完成生产后,可自动生成运输指令,根据智能产品标签内所包含的出发地—目的地信息即生成运输订单,经由互联网发送至区域智能运输系统的订单处理中心,订单处理中心获取运输订单信息,根据运输订单所包含产品的特性、目的地、重量、体积及到货时间等进行智能配货,结合车辆信息完成车辆装载方案并对车辆下达运输指令,车辆收到运输指令后,按要求在指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按照车辆装载方案进行由装车并按既定路线完成运输。
运输过程中,区域智能运输系统实时更新运输信息,如有意外情况如车祸等发生,系统可即时获取事发地周边道路、车流量等信息给出应急方案并与车辆及周边相应部门共享信息, 以最大程度降低事故发生的危害。收发货人等相关方可通过移动终端查询最新信息。
货物运抵目的地之前,目的地物流公司通过互联网读取智能产品标签信息,判断其后续工作,如需仓储,则在智能仓库中搜寻最合适储位,安排相应接货人员和设备在智能产品到达时间及时接货并自动存储至相应储位。如需配送,智能配送系统以满足客户配送要求为前提,以车辆最少、里程最少、运输费用最低、时间最快、满意度最高等因素为目标,把若干配送订单科学地分配给可用的车辆,协同仓库部门一起完成配送任务。智能配送系统将配载订单的明细列表、装货顺序、车型、送货顺序、任务完成时间表等写入车辆智能标签,送货司机在送货过程中可根据到货顺序接听指令并按指示停车送货,最终客户也会在智能产品送达前一定时间接收到送达时间信息,确认后即进入配送模式,如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配送时间,最终用户录入信息后智能配送系统即给出备选方案,并实时修改在途配送车辆停车顺序及配送路线。
4.仓储环节智能化
仓储管理系统负责货物的出入库、货物盘点、供应商管理库存、货区、货位管理以及订单管理。在此部分使用到的硬件技术有RFID、条码、无线传感、立体仓库、AGV等,软件技术有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订货系统、POS系统等。
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
订单管理:通过订单管理系统对客户订单进行收集、整理、分类,下到出入库管理人员手中;
系统集成了RFID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硬件部分有各种阅读器、天线、无限阅读器、电子标签等。阅读器接收通过天线传递的电子标签信息,然后通过局域网将其传到信息管理系统里,对数据库数据进行入库管理:对入库货物的名称、种类、等级、时间、存放位置、来源地等信息进行登记,然后贴条码、在RFID标签写入相关信息,入库;
出库管理:对出库货物的名称、数量、种类、货位、时间进行系统登记,系统具备审核功能,如果发现问题,会及时报警,提示管理人员进行复核;
库存管理:对在库货物进行盘点,与供应商进行数据共享,使供应商管理库存,对货位进行整理;查询与统计:对物品出入库状态、进销存账目、货位利用情况进行审核、查询与统计;仓储数据交换:与各分销中心或总部进行网上数据传输。
同时,仓储管理系统还要具有客户服务功能,市场协调功能和关联单位的业务协同功能。
物流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擅长的方向,从这四个环节去考虑适合在哪个环节切入智能物流,当然我们讲智能物流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一体化的智能物流运作。
3.需要投入多少成本
企业物流转型中成立的物流公司有独立的预算,物流规划中也需要对投入有一个大致的估算,特别是在智能物流体系的建设中,更是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
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是智能物流长足发展的最大瓶颈。一些零售商提出智能物流,直接原因是要降低不断增加的物流成本。一般来说,物流成本占整个商品价格的10%左右,有些食品行业甚至达到了20%或者30%,但是采用智能物流系统调度后,配送成本有可能降到商品价格的5%以内。而当前智能物流中使用的RFID标签,要实现远距离扫描,每个成本仍要1美元或更多,1个解读器成本大约为1000美元甚至更多,而要实现智能物流的应用成本,还包括接收设备、系统集成、计算机通讯、资料处理平台等综合系统的建设等。这对利润不高的物流产业而言,是相当沉重的负担。
4.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以下是某冷链冷库采用了智能物流后的效果。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如果实现了智能化后是可以给物流的运作能力带来实质性的提升。
5.智能物流建设所带来的品牌价值
通常考虑进行智能化物流建设的企业大多是行业龙头,比如三一重工的数字化车间中的智能物流,海尔沈阳冰箱厂实现工厂与前端的研发、个性化订单以后与后端的物流连接起来,以及某行业领先的物流企业也正在进行智能化仓储建设。从一定程度上看,智能物流的建设可以给企业带来营销和品牌价值,这是跳出了物流范畴考虑物流智能化对于企业的意义。有可能从物流的投入与产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也有可能提升了企业品牌效应后从商业价值的角度产生出更大的收益。
结尾
虽然智能物流的建设门槛高,但是在企业物流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从发展战略的角度看有必要分析怎样去匹配智能物流的发展,在物流全链条实现智能化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可以从局部的物流环节开始分析,同时也需要考虑物流智能化需要投入多少成本,以及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无法实现智能物流,可以去规划分步实现企业的智能物流。但也不能盲目的进行物流智能化的建设,毕竟目前国内还没有普及智能化的基础环境,需要有进行充分的评估和计划后再进行物流智能化的建设。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镭神智能荣耀登榜“2024高端装备好公司”,展现科技创新实力
- 百余台三一高压电动叉车在格尔木高原上演“极限挑战”!
- 突破极限间隙 1CM!仙工智能助力 Electrolux 瑞典工厂多流程自动化
- 超级工厂AI无人化先行者磅旗科技,携全球首款OHT全自动上下料产品来袭
- 使用攻略丨如何快速进行特定轮系结构车型的仿真测试?CVC700轻松帮您搞定!
- 迈睿机器人助力青岛制造业转型,探索智能制造新方向
- 广东省科学院认证!优艾智合两款机器人登榜企业标准“领跑者”
- Simbe机器人5000万美元C轮融资加速零售自动化布局
- 瑞萨电子宣布量产工业机器人新品可同时控制多达9轴的电机
- 喜报丨诺力入选工信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入选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