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顺智能:从618京东配送机器人看AGV技术发展
转载 2017-06-24 11:31 佳顺智能 来源:佳顺智能6月18日,央视的《经济半小时》报道了京东机器人配送,在中国人民大学顺利完成首单配送任务, 据相关介绍,此款移动机器人(AGV)在满电的状态下可行走约20公里,遇障碍物能自主规避,无人车顶的激光感应系统会自动检测前方行人车辆,会自动停车避障,可攀登25度的上坡,载重量大约在500公斤,可通过京东APP、手机短信等方式通知收货人,收货人可输入提货码打开配送机器人的货仓,取走自己的包裹。
通过节目视频来看,京东配送机器人第一次试运行的整体效果应该是宣传效果大于实际应用效果,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当前中国AGV应用技术亟待突破的方向:
一、停车避障向着自动绕行避障方向发展
在视频的镜头里工作人员前簇后拥,有工作人员一直拿着遥控装置尾随在机器人身后,遇到前方有人时,工作人员就会主动上前,让行人避让机器人,显然这台配送移动机器人(AGV)没有自动避障绕行功能而是停车等待,这也是当下AGV小车技术的现状,未来趋势将全面实现自动避障绕行功能。
二、AGV行驶速度整体有待提升
在视频中,京东配送机器人速度确实是非常慢,明显低于行人速度,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机器人的最快速度和电动车差不多,显然是没有达到设想的速度。目前AGV小车的行驶速度普遍偏慢,车间物流用的AGV小车行驶速度在0-45m/min,未来,谁家AGV在保障安全性、稳定性、精度的情况下把速度提升一倍,那将会打破目前AGV行业格局。
三、爬坡能力及稳定性
视频显示,配送机器人在通过减速带时,除了速度降的很慢外,还有明显的摇晃,给人的感觉是底盘不稳,随时可能翻车,如果在更复杂的路况中,很可能无法实现正常行驶。目前国内AGV普遍不具备较大爬坡能力,面对有一定坡度的厂房车间以及厂房与厂房之间的室外距离时,在技术应用方面有较大的不足,未来,谁解决了这一问题将会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
四、户外定位精度
在配送过程中,配送机器人会按照预先设定的轨道行驶,并在距离收货点100米的位置,但在测试环节,配送机器人不幸多次出现偏差故障,偏差距离高达20多米。佳顺AGV在室内车间环境中,AGV的停车精度正负10mm内,如果未来AGV企业,在户外定位精度上有所突破的话,在这个日趋残酷的竞争中将会获得更多的资源。
五、生产成本过高
据京东方面透露,这台机器人此前的造价大约等同于一辆奥迪Q7(70万左右),虽然国内人口红利优势逐渐降低,人力成本逐年攀升,但是以目前的机器人技术水平及造价成本来看,离机器人完全替代人工,真正实现无人化、数字化还很远。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小白也能懂:用Eigen搞定机械臂数值法逆解
- AI浪潮席卷制造未来,看深南电路"物流芯大脑"如何重构智能化生产新标准
- 喜报丨仙工智能(SEER)入选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
- 磅旗科技携手香港共筑国际创科未来,打造全球AI+机器人时代
- 从千钧承转到毫厘智控:看机器人如何在哈轴工厂“智慧穿行”
- HOLLIAS MACS IC再创里程碑:和利时助力全球首台套660兆瓦超超临界双拱型燃煤机组项目双投成功
- 【展会预告】爱普拉诚邀您PNE巴西电力及新能源展现场见!
- 企业动态|质量守护每一程!卓一质量手册发放仪式及“零缺陷”签名活动圆满结束!
- 玩转PiPER|挥手,用手势“隔空操控”机械臂
- “小黄人” 凭啥成了人人夸的智能 “劳模”?来听听他们是如何评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