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机器人“走红”,深企欲分“一杯羹”
转载 2017-08-16 08:24 南方都市报 来源:南方都市报目前深圳有一些专注于仓储机器人的公司,大都处于研发阶段;但因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回款慢等原因,仓储机器人企业面临难题
菜鸟天猫智慧仓,仓储机器人完成任务后会自动归巢。
1仓储机器人在仓库内自动执行任务。
2机器人在仓内相互识别相互礼让,单独或者共同执行任务。
3机器人将货架拉到拣货工人跟前,省去拣货工人满仓库找货的烦恼。
小机器人可以搬动超过500公斤的货架。
近日,服务于深圳市民的菜鸟天猫智慧仓在广东惠阳亮相,仓中上百台仓储机器人被炒出了热度。它们井然有序的工作状态和翻倍的拣货效率,令外界印象深刻,进而对仓储机器人产业乃至智能仓储与物流期待不已。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仓储机器人的出现,可能会带来更便捷的网购体验。今年“双十一”,深圳消费者在天猫超市网购商品后的收货时间将会进一步缩短,在享受早上下单、晚上送到的“当日达”服务方面也会更加有保障。而对于仓储机器人行业来说,竞争已从纸面上拉到了台面上。
菜鸟网络的智能仓储显雏形
菜鸟天猫智慧仓由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菜鸟网络推出。如此大规模的机器人仓库在全球范围内都少见,在国内更是机器人最多的仓库。记者在现场看到,超过百台机器人井然有序地拣货,并根据任务优先级相互礼让。一旦机器人接到指令,就会自行到存放相应商品的货架下,将货架顶起,随后将货架拉到拣货员跟前。完成拣货之后,机器人再将货架拖到货架区存放。机器人缺乏电力时,还能自动归巢充电。
菜鸟网络高级算法专家胡浩源介绍说,在智慧仓内,货架的位置会根据订单动态调整,调动机器人时也是就近调配,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仓库内的运作效率。而据菜鸟网络物流专家游育泉介绍,每一台机器人能顶起的重量超过500公斤,并能灵活旋转,将货架的四面均调配到拣货员的跟前,方便拣货员工作。
机器人干的活儿多了,拣货员也就轻松了。一名在传统仓库内工作过的拣货员告诉记者,他曾经在传统仓库内工作了三个月,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走六七万步,相当于一个马拉松,三个月工作下来瘦了20斤。
而在菜鸟网络智能仓库内,跑步工作由机器人代替。拣货员只需要在拣货台拣货,以往在仓库中东奔西跑的时间就省下来可以吃个中午饭,中途上次卫生间。据介绍,一个传统仓内的拣货员,在7个半小时内,行走了27924步,拣货1500件。而一个智慧仓内拣货员仅走了2563步,但拣货已达3000件。这就显出了仓储机器人+人工的优势所在。
仓储机器人的春天来了
此次在广东惠阳落地的菜鸟天猫智慧仓,将惠及深圳每一个天猫的消费者。今年“双十一”,深圳消费者在天猫超市网购商品后的收货时间将会进一步缩短,在享受早上下单、晚上送到的“当日达”服务方面也会更加有保障。
菜鸟天猫智慧仓的落地,智能仓储的企业快仓功不可没。据悉,在菜鸟天猫智慧仓中运行的上百台仓储机器人,都出自快仓之手。成立于2014年的快仓,是目前智能仓储行业估值最高的“独角兽”。该公司成立当年就完成10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此后分别在2015年和今年3月完成了3000万元人民币和近2亿元人民币的A轮以及B轮融资。其中,B轮融资创造了智能仓储机器人行业单笔最高的融资纪录。值得注意的是,创新高的融资纪录背后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菜鸟网络和其早期的大股东软银中国。
事实上,菜鸟网络运营下的智慧仓储,也提高了普通民众乃至投资者对于移动机器人(A GV )应用领域的期待。仓储机器人是属于A GV机器人下的一种产品形态。随着“中国制造 2025”战略的深入执行,以及各项政策的保驾护航,针对劳动密集行业的“机器换人”风暴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
中国A G V机器人近两年来销量在持续增长。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G G II)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国产A G V机器人销售量为6340台,较2015年同比增长33.7%。G G II预计,2017年A G V机器人销量将达到9500台,同比增速超过40%。G G II数据显示,中国市场现有的A G V中,用于仓储物流端的比例约为30%。
国海证券的研报显示,国产A G V机器人产业的高速增长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物流体系的运行效率,对中国制造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伴随着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兴起,将会有更多自主品牌加入机器人产业变革的大潮,物流机器人也将会迎来繁盛的春天。
相比国内其他城市,深圳实体经济快速发展,涌现了一批制造明星企业,高端制造崭露头角,智能制造领域领跑全国。根据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6》,在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方面,深圳基于高端制造业优势连续第二年位列第一。目前,深圳工业高端化发展势头良好,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总量及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均高居广东全省首位。其中,仓储机器人制造业备受关注。
深圳仓储机器人企业,
多处于研发阶段
据ID C预计,到2019年,物流、医疗、公共事业和资源领域35%的领先机构将尝试利用机器人实现自动化运营。从国内市场来看,众多新行业对A G V机器人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而电子、汽车、家电等自动化行业在一段时间内仍将是A G V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电商、物流与A GV机器人之间的互动日渐频繁。2012年,美国亚马逊公司7.75亿美元收购K ivasystem s公司的机器人项目布局仓储机器人。受此启发,国内众多厂商和终端客户寻觅到了“通过机器人提高人工效率”的商机。相比于自动驾驶汽车,在仓库内替代人工拣选的仓储机器人是更易落地的产品。
或因出于保密和在中国市场份额受限的缘故,亚马逊公司与Kiva合作的仓储机器人在国内鲜有露面,且没有代理。这就对想要涉足仓储机器人领域的国内企业提出了难题:有了潜在的市场,却缺少现实的技术去学习。
据深圳市欧铠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铠机器人”)总经理何建忠介绍,虽然目前深圳市有一些专注于仓储机器人的公司,但是大都仍处于研发阶段,第三方物流、药品、银行等行业是仓储机器人被运用到的领域。2016年,欧铠机器人的第一款产品下线。与快仓高估值高融资的成长路径不同,欧铠方面走的是“拿自有资金试水仓储机器人”的路径。
关于仓储机器人的制造成本,企业负责人多不愿透露。他们表示,包括仓储机器人在内的AGV机器人的毛利率基本稳定在40%-50%之间,若再加上后期成本较高的人工安装与调试费用,AGV机器人产业的盈利现状较为平稳。“今年我们有主动挑选毛利较高的大企业订单,像机器人台数较少或者付款不好的订单我们就不做了。”何建忠告诉南都记者。
仓储机器人,
在深圳或只是一个分支
虽然单个仓储机器人形同目前市面上的扫地机器人,但其实二者的区别犹如汽车与儿童车。换句话说,扫地机器人工作随意,没扫到的地方,人再扫一扫也无所谓;而仓储机器人讲求投入与产出的效率,关系到产业的发展。
仓储机器人的评断指标包括载重量、速度、控制精度等,硬件配备上要保证在狭窄空间里的搬运物料。然而,单个仓储机器人肯定在仓库中成不了气候。团队式的仓储机器人,才是想要发展智能仓储业务的企业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团队协作中的资源管理软件、调度软件的开发使用成为关键。
在菜鸟网络和软银中国的注资下,快仓CEO杨威在公开场合表示,资金将用于在软硬件方面增强研发能力,建设生产中心和拓展商业模式。其中,以人工智能算法的软件系统为核心,来完成完整的订单智能履行系统,成为关注的焦点。据悉,快仓提出的智能仓储解决方案所涉及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机协作、节拍控制,资源控制等软件技术,和多主体系统技术(多机器人调度)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黑科技”。
记者在菜鸟网络智慧仓内看到,超过百台这样的机器人,既相互协作执行同一个订单拣货任务,也能独自执行不同的拣货任务,已经有了上述“黑科技”所展示出来的雏形。快仓在业界反复强调的“机器人智能系统”成为这些“黑科技”乃至智能仓储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南都记者走访的深圳本地AGV机器人研制企业中,研发“机器人智能系统”显然还有些早。据一家企业的高管介绍,研制仓储机器人本身还是重点,大的系统开发还是等有了更多的订单、资金配合着客户的需求再来做。当然,与专注在把钱“烧”在仓储机器人上的快仓不同,深圳本地的AGV机器人研制企业还在诸如磁条叉车AGV、牵引式AGV产品上有所建树。为了平衡发展,照顾仍是盈利重点的老客户,仓储机器人只是企业产品中的一种,因此并没有投入全部的精力运营。
观察
技术资金存难题,
仓储机器人行业仍困难重重
从产业发展的长远角度看,仓储机器人将物流自动化提升到智能的新高度。然而,一间智慧仓储并不能掩盖目前中国物流行业在仓储方面的捉襟见肘。
快仓CEO杨威曾发文称,中国的仓储资源较为分散,29311个仓储企业中有89%是小微型企业,前40名通用型仓储企业面积共3610万平方米,只占整体市场的3.78%。京东最新的数据是520万平方米,已经是国内最大的仓储企业之一,但占市场份额只有0.5%。且有关部门规定仓库每6000平方米就要进行分区,因此中国没有像亚马逊那样在大仓内使用上千台机器人的场景。
仓储机器人虽然是未来发展的刚需产品,但是大规模地使用仓储机器人,加上改造仓储环境,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在没有风投的情况下贸然切入,并不理智。目前仓储与物流的配合方案,在成本和效率上未突破客户需要替换的临界点。仓储机器人也许只有国内几大电商能“烧钱”玩得起。
此外,大规模部署仓储机器人,是否会出现高密度工作下的通讯故障与调度难度提升仍不得而知。同时,目前高性能的仓储机器人在产品硬件上往往还要依赖进口。
“国内在生产仓储机器人方面所需的防撞激光头和减速机质量都太差了。目前核心原材料的采购30%需要进口。”何建忠直言,如果目前仓储机器人行业能借助着电商巨头的大手笔投资,真正发展技术与硬实力,将可促进行业发展;如果电商巨头们的热钱投向天天讲概念、打价格战的仓储机器人企业,那对行业中其他企业肯定也是损伤。
除了上述难题,机器人企业还有一大难言之隐:在这一行业,企业客户基本上都不按照合同付款,从而造成工业机器人企业普遍面临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经营性现金流短缺的问题。深圳市另一家涉足机器人领域的公司佳顺智能,董事长李特近期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表示,这一问题的病源在很多机器人企业在2013年至2016年间为了成长,争夺客户、订单、挖人才,跑马圈地,有单就做,不在乎预付款,特别是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一些拿到融资的激进公司,在其他人想着赚钱的时候,不计成本地“烧钱”,让很多规模较大的企业“非常难受”,也惯出目前强势的客户群。
“能有风投进来当然是好事,但就算我们没有那么大的投入,今年也在发展,接的订单按营业额计算都在7000万元左右。”走稳扎稳打路线的何建忠表示,在客户预付了定金以后,欧铠机器人公司就可以安排生产,产品下线出厂交付客户以后再收余下款项。换句话说,欧铠是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经营,利润也是在一单单生意中慢慢累计,没有垫资现象。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胡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