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分拣快递有了“小橙人” 信息化引领物流日新月异
转载 2018-10-16 07:01 湖北日报网 来源:湖北日报网
图为:快递员将包裹放入小区的快递柜。﹙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朋摄﹚
图为:包裹经过人工扫码,输送带直接将包裹送到相应的货车上。﹙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朋摄﹚
图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武汉邮政枢纽大楼中的包裹车间。﹙湖北邮政供图﹚
图为:一台台橙色的机器人有序地进行快递包裹的分拣工作。﹙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朋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朋 通讯员 高健 余丽
10月8日,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华中(武汉)陆路邮件处理中心,一台台橙色的智能机器人正迅速有序地运送快递包裹。这些“小橙人”是中国邮政集团自主研发的AGV智能分拣设备。
分拣开始后,分拣员将快递包裹放在工作台上,由高速相机扫描,“小橙人”就可以自动识别邮件信息,自主完成分拣、落格、发运。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小橙人”非常聪明,它们可以计算出最优运送线路,送货道路拥挤时,会自动避开障碍物,没电了还会自己跑到充电点充电。
10月9日,武汉邮区中心局双层包裹分拣机前,负责分拣设备维修和管理工作40年的刘祯慈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初期,分拣工作几乎全靠人工完成。那时,机器设备就是一个传送带,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包裹从运过来到运出去大约需要6道工序。现如今,分拣员不再需要手分肩扛了,分拣环节也缩减至3道工序。
“我是幸运的,经历了5次设备换代,从最早的翻车式到现在的信息化。”刘祯慈感慨道,设备的换代升级大大提升了分拣效率。10多年前,一天最多分拣5万件。“武汉邮区中心局2012年一天处理10万件邮件,就已经了不得了。”省邮政集团运营管理部的陈森林接过话茬,他介绍说,现在使用的双层包裹分拣机,单日分拣最高可达76.3万件。
扫描条形码、输入手机号、选择箱体……10月10日,武昌一小区楼下智能快递柜前,快递员姚杜不到1分钟就投放好了一件快递。收件人则可通过手机上的取件码,自由安排时间取件。姚杜说,以前大多数包裹,都是收件人拿着包裹详情单到邮局来取,现在邮寄包裹不仅可以上门取件,还可以送件上门。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WAIC强化学习新范式探索之夜 | 强化学习与大模型融合,是智能体进化的 “黄金法则”,还是误入复杂迷宫的 “冒险尝试”?
- 德媒《it-zoom》:人形机器人即将取得突破
- 认知机器人会成为工业流程的未来吗?
- 叉车车队的人工智能驾驶安全追踪系统在英国问世
- 欧洲首个 CE 合规无人驾驶物流车辆迈入工业部署
- 展商直击 | WAIC 2025圆满收官,上海码极客实力呈现多模态世界模型与空间智能技术成果!
- 《Dcvelocity》面对面采访:Dematic 总裁 Michael Larsson
- 内部物流中的人工智能:增强人类潜能,而非取代人类潜能
- 客户案例|从分散式地堆到13米高位密集存储,卓一人上行三向叉车赋能调味品行业
- “五羊” 机器人组团出道,等你来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