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无人化仓库原来是这样运作的
转载 2019-02-21 17:15 宝钢股份直通车 来源:宝钢股份直通车宝钢股份推进智慧制造捷报频传,硕果累累,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典范!近日,该公司宝山基地的钢制品无人化仓库精彩亮相上海电视台大型纪录片《上海制造》,在上海“两会”期间登陆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和纪实频道。
亮点
占地逾6万平方米
超过了5个足球场的大小
国内面积最大
智能化程度最高
自主集成开发
拥有完全知识产权
每天中转近10万吨钢卷
原本需要上百人协同作业
而现在仓库的现场却空无一人
让我们跟随着导演的镜头
去那神奇的“智”库一探究竟
……
过去传统仓库需要配员约为130人至150人,夏天现场的温度可能达到40度至50度,一个工人半天工作下来,衣服就湿透了……
现在
仓库的现场不再需要工人从事繁重的劳作,取而代之的是监控人员在智能化的控制中心确保系统顺利运转。中控系统通过激光扫描,判断钢卷的大小及具体位置后,指挥无人行车进行抓取,并按照计算后的最优位置进行摆放……
将来
独立运行的仓库和码头通过高载重无人框架车贯通起来,最终形成智能化运行的物流网络……
文章来源:宝钢股份直通车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区域分化、电动化与美国关税交织下的全球叉车赛道重塑
- WAIC强化学习新范式探索之夜 | 强化学习与大模型融合,是智能体进化的 “黄金法则”,还是误入复杂迷宫的 “冒险尝试”?
- 德媒《it-zoom》:人形机器人即将取得突破
- 认知机器人会成为工业流程的未来吗?
- 叉车车队的人工智能驾驶安全追踪系统在英国问世
- 欧洲首个 CE 合规无人驾驶物流车辆迈入工业部署
- 展商直击 | WAIC 2025圆满收官,上海码极客实力呈现多模态世界模型与空间智能技术成果!
- 《Dcvelocity》面对面采访:Dematic 总裁 Michael Larsson
- 内部物流中的人工智能:增强人类潜能,而非取代人类潜能
- 客户案例|从分散式地堆到13米高位密集存储,卓一人上行三向叉车赋能调味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