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喊话,机器人测体温……期待更多“黑科技”加入战“疫”
转载 2020-02-10 15:10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周琳、张建松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抗“疫”战场,科技企业更需要结合自身优势,更好发挥作用,拿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精神状态,加快推进抗疫产品的研发、应用、生产。
人工智能全肺定量分析技术为临床专家提供基于CT影像的智能化新型冠状病毒性病灶定量分析及疗效评价等服务;消毒机器人360度无死角消毒,巡逻机器人宣传,降低医护和社区人员感染风险;“无人机+大喇叭”喊话,智能语音系统在线答疑、分诊,红外非接触式系统测温、安检……战“疫”一线中,“黑科技”正在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科技,是点亮文明的火炬,也是阻击病毒魔鬼的有力武器!科学防疫,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力量;“黑科技”并不“黑”,这些前沿科技成果理当用好用足用到位。
面对凶险狡猾的新型冠状病毒,我国各行各业正充分发挥科技力量,运用众多“黑科技”产品和手段,从而加快新药研发的步伐、减少一线抗疫人员的风险、提高人们在公共场所的防疫效率。
与时间赛跑,尽快认知病毒、研发药物、开发疫苗,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而这背后,是各个领域科技工作者通力协作的一项系统工程。
科技力量的参与,可以有效加速各项工作进程。例如,超级计算机是科研必要工具,在基因测序、药物研发、病毒结构等方面,可以发挥“加速度”重要作用,各地超算中心提供算力;通过“疫情地图”,还可以看到疫情发生后各区域人员去向,更精准地追踪了解可能感染者的出行轨迹;人工智能算法,还可以助力医生进行CT片的快速诊断、分级,病毒基因序列的快速测定等。
用科技开启更多应用场景,尽可能减少一线人员的交叉感染,减轻他们的负担,也大有可为。不少互联网大平台迅速启动“智脑”支持,消毒、巡逻、喊话、测温、人脸识别,各种智能机器人也正在大显身手,代替人们承担一些危险环境下的工作;智能语音系统,可以为医院的智能分诊提供帮助等。
医学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人类科技的进步史。我国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化等在医疗领域应用动手早、布局多,现在正是全力出击、检验作战能力的时候。
2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要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抗“疫”战场,科技企业更需要结合自身优势,更好发挥作用,拿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精神状态,加快推进抗疫各类条线产品的研发、应用、生产。一线生产和探索出有实际效果的场景、做法,也应尽快固化应用效果、推广应用范围。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这场战“疫”中,我们期盼各行各业的“黑科技”应用更多些、更快些、更足些。“制度+科技”,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WAIC强化学习新范式探索之夜 | 强化学习与大模型融合,是智能体进化的 “黄金法则”,还是误入复杂迷宫的 “冒险尝试”?
- 德媒《it-zoom》:人形机器人即将取得突破
- 认知机器人会成为工业流程的未来吗?
- 叉车车队的人工智能驾驶安全追踪系统在英国问世
- 欧洲首个 CE 合规无人驾驶物流车辆迈入工业部署
- 展商直击 | WAIC 2025圆满收官,上海码极客实力呈现多模态世界模型与空间智能技术成果!
- 《Dcvelocity》面对面采访:Dematic 总裁 Michael Larsson
- 内部物流中的人工智能:增强人类潜能,而非取代人类潜能
- 客户案例|从分散式地堆到13米高位密集存储,卓一人上行三向叉车赋能调味品行业
- “五羊” 机器人组团出道,等你来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