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万巨额激励!让三一工人“更有钱、更值钱”
转载 2020-09-17 09:12 三一集团 来源: 三一集团随着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应用,在三一全球各地的工厂里,熟练掌握新兴技术的“新工人”越来越常见。
近日,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签发了一项新的激励办法,拿出超8000万元的巨额奖励,激励员工自我提升,为工厂里“新工人”的成功转型再度加持加速。
“要让员工更有钱,更值钱”
为激励员工自我提升,让员工“更有钱,更值钱”。近日,梁稳根董事长签发了《三一集团关于机器人编程语言的认证激励办法》,《办法》第一句话,就是“机器人编程能力是三一智能制造的核心能力”。
在内部会议上,梁稳根多次要求,一定要把这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落实,确保实际应用。
消息一出,“机器人编程”立马就成为了员工中聊天常提到的“热词”。
本次认证工作由三一智能制造总部牵头,将面向全集团生产体系内的1200多名机器人操作人员、200多名班组长、800多名工艺人员以及360多名中心主任(副主任)开展。认证人员如通过相应的初、中、高级认证,将享受最高10万元的现金奖励,而且工资上调一档,享受每月津贴。
据估算,这项“董字号”工作的整体奖励约8000万元,这是行业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智能化人才激励行动,将帮助更多的普通工人转型为“新工人”。
再投1000万,培训基地月底上线
为了让新的激励办法更有效落地,也为了帮助更多工人转型。三一集团再投1000万元,在三一工学院专项打造了国内行业首个“机器人编程培训基地”。目前,基地采购的首批6台机器人已部署到位,计划于9月底正式启用。
根据规划,未来,三一所有与工业机器人相关的底层开发、模拟调试等都将放在这里。同时,三一工学院“工业机器人”专科班学生,以及企业存量工人也将在这里集中开展新岗位培训。
行业普遍认为,没有产业工人的成功转型,制造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就不可能成功。在这个领域,三一走在了行业最前头。
时代浪潮下,无论是企业,还是工人,都在转型之路上开始了一场与机器的“赛跑”。赢下比赛,才能勇立潮头。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探秘镭神智能3D SLAM无人叉车:激光雷达如何铸就全方位立体安全防护
- 《齐鲁晚报 · 齐鲁壹点》专访迈尔微视总经理郑卫军:给机器人装上了“眼睛”
- 比亚迪:绿色动力引擎,引领智慧物流新征程
- 客户案例|卓一8.5m高位三向AGV叉车助力农化企业,构建窄巷道智能化物流!
- 林德叉车荣获京东工业“供应链卓越贡献奖”,双方携手推动工业供应链数智化转型
- 众仓机器人全系AGV叉车崭新升级 助力企业仓储智慧化转型
- 产品详解 | KMP 600P助力智慧物流变革
- “吨位巨擘,风雪无阻”:蚂蚁机器人室外重载AGV在风雪中展现硬核实力!
- AGILOX拓展产品家族,释放无限可能-LogiMAT, Stuttgart
- 新华社:上海首批邮政无人投递车“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