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心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
转载 2020-09-22 16:52 人民网 来源: 人民网“百度世界2020”大会上展示的“5G云代驾”。
“百度世界2020”大会上推出的小度真无线智能耳机。资料图片
3年前,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在北京五环路吃了一张罚单。3年后,“万物智能——百度世界2020”大会通过央视直播,向大众展现了已经正式投入上路运营的自动驾驶。应该说,百度与央视新闻共同打造的这场大会值得载入新闻史册。
整个直播,不仅展现了最新的VR、AR技术,打造“视+听+触”多维融合的舞台立体空间,并通过理论科普与实践体验的组合式输出,把人工智能科技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带入了公众视野。某种程度上说,这场直播更像一次面向广大观众的人工智能科普,以兼具科普性和娱乐性的呈现方式、体验方式把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和应用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大众眼前。
人工智能影响日益加深
应该说,过去20年,媒体一直面临新技术的挑战。起初,互联网上的内容主要形式是文字,报纸媒体最早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冲击;此后随着网速和带宽的加速扩容,对视听类媒体也产生了巨大冲击。用户消费内容、用户和媒体接触方式的不断变化,也要求媒体随着技术演进,最初只运用在少数专业领域的人工智能开始进入媒体。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过去10年,光纤通信容量提升了10倍,移动通信速率提升了1000倍,超算能力提升了1000倍,数据提升了32倍,信息采传输和存储效率的提升,以及计算能力迅猛发展,奠定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以此为基础,深度学习算法实现突破,揭开了人工智能新时代的序幕。
在大数据、算力和算法三驾马车的拉动下,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进步并已经在一些方面超越人类平均水平。很多过去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可以做到了,比如机器人写稿。腾讯、百度、今日头条都大举投入,以腾讯新闻为例,上市公司的财报分析、天气预报、体育比赛现场报道等领域都大量地使用机器写作。根据公开报道显示,早在2018年,腾讯新闻APP由机器写作的内容就达到了每天上万篇;同时,百度人工智能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以及大数据技术打造的“智能创作平台”不仅可以实现自动创作、辅助创作等功能,同时具备热点发现、热词分析、用词润色、标题生成、多模态创作等八大技术能力,更有丰富的数据素材支持。
2020年,百度研究院解锁支撑通用型、大规模生产的智能视频合成平台Vidprees,用户一键生成短视频。只需输入新闻图文内容链接,其余工作全部交由平台自动完成,视频素材智能聚合、解说词生成、音视频对齐和渲染导出整套制作流程在9分钟就能完成。
应该说,以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时代呼之欲出,与以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相比,智能时代对人们生活、学习与工作的影响将更广泛、更深刻。从人+机器、机器辅助人到机器代替人,从提高生产效率到提升生活水平,从提供知识信息到引导辅助决策,人工智能正在以更广泛、更深刻的方式影响人类生活且改变社会。
人工智能驱动行业变革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于2018年9月发布的报告提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可为全球额外贡献13万亿美元的GDP,平均年增长率为1.2%,人工智能足以比肩19世纪的蒸汽机、20世纪的工业机器人和21世纪的信息技术。目前我们看到的自动驾驶、智能汽车、智能助手等,都只是人工智能变革的冰山一角。
李彦宏预测,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经济将在三个层面带来重大变革和影响。
其一,人机交互方式的变革。过去20年,是人们对手机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的20年;未来20年,将是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的20年。在智能经济时代,智能终端将远远超越手机的范围,包括智能音箱、各种可穿戴设备、无处不在的智能传感器等,应用与服务的形态也会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人们将会以更自然的方式和机器、工具进行交流。
其二,智能经济也会给基础设施层带来巨大的改变。传统的中央处理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将不再处于舞台的中央,新型的人工智能芯片、便捷高效的云服务、各种应用开发平台、开放的深度学习框架、通用的人工智能算法,将成为这个时代新的基础设施。未来最重要的操作系统将不是基于个人计算机,也不是基于手机,而是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框架。深度学习框架对上承接各类智能设备,对下主宰人工智能芯片的设计。
其三,智能经济会催生很多新的业态。交通、医疗、城市安全、教育等行业正在快速实现智能化,新的消费需求、新的商业模式将层出不穷。人工智能正在渗透不同的产业,切切实实融入我们的生产生活,看得见,摸得着。
因为人工智能,我们将对全生态链业务、管理与服务进行重构,导致节点、链条、网络与网格、区块呈现新形态,而逻辑机理、价值分布、空间组合都会被改写,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以及基于生态共同体的多重融合将大量出现。
因为人工智能,我们每个人、每个物体甚至每件事都会被重新定义,都会渐进或主动或被动地“被”函数化、数字化、孪生化。每个人的每一个轨迹、每一次驻留、每一个行为都对应一组数据,当然人或者机器本身就有“参数”。微信、百家号是我们虚拟空间的映射,朋友圈的分享是我们思想在虚拟空间留下的痕迹。其实每个人也都可以被理解为一个节点、一款APP;这些不同的“点”在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被用新的方式解锁、激活、被泛在连接,产生泛在共享与泛在协同。
对于未来,5G是底层设计,人工智能是驱动力,不仅将改变多个行业,也将改变我们的合作方式、生活方式。就跟此次人工智能在整个疫情期间的表现一样,除了如关注小微、保护创新力、保复工促就业,如远程医疗、停课不停学、远程办公、无接触服务,以及应急体系、治理体系,人工智能主战场大幕正在开启,人工智能还将解锁产业智能化、协同的生态体系构建等更多场景。当更多的人被连接、卷进时,人工智能及其生态带来的乘数效应、协同效应将会进一步增强,新的动能、新的红利正在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