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机器人:今年9月份以来机器人融资事件
转载 2020-09-26 08:49 中自机器人 来源:中自机器人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来临,生产制造需要降本增效,减少到人工的依赖成为未来趋势。与此同时,5G技术的遍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机器人应运而生,资本对机器人领域的关注也不断提高,目前的仿生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一、机器人企业的融资事件
今年以来机器人企业的融资事件较多,涵盖了工业互联网、无人配送、仓储物流、医疗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我们整理了今年以来机器人领域的主要融资事件,详情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今年以来的机器人的融资主要处于A轮到B轮,C轮与D轮有长扬科技与凯乐士。其中长扬科技专注于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和安全大数据应用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及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支持。长扬科技公司产品及业务聚焦工业网络安全及安全大数据领域,以工控安全数据协同感知与协同处置为核心理念,增强工业安全应用场景化自学习自适配能力,并以AI技术赋能工业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以工业网络安全数据和关键基础设施行业数据为基础,对工控设备资产指纹,工业漏洞库、安全设备库、物联网传感数据、工业网络安全数据进行建模,实现空间、时间两个维度上的安全大数据分析及态势感知。
而凯乐士是一家专注于提供物流自动化与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它提供包括物流系统咨询规划、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运营辅导,以及多层穿梭车、高速提升机、AGV、 输送分拣系统等核心高端装备研发制造的整体解决方案,能为客户提供物流系统建设一站式服务。高标准、精细化的产品和服务品质使公司一直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总体而言,资本对机器人行业普遍看好,机器人代替人工是大势所趋。
另外是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多元,运用于各个不同的场景,今年上半年以来疫情爆发,为有效控制疫情传播,机器人配送发挥了重要作用,优地科技就是一家专门研发生产无人配送机器人公司,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检测感知、精准定位、导航地图、路径规划、行走控制等实现自主规划路线进行精准配送。公司在疫情期间还推出了室内消毒机器人,外置360°医用级灭菌紫外线灯组,成为众多楼宇、园区、商圈等室内场景消毒。
在生活领域主要有高仙的清扫机器人,是行业内最早提供SLAM解决方案的公司。其机器人清洁功能包含尘推、吸尘、清扫、洗地、抛光、洗地、消毒等,可以为每个落地场景灵活搭配各种设备组合。目前,高仙主要有5条产品线,包括:室内外洗地、餐厨油污清洗、消毒、推尘专用的75系机器人;室内洗地、医疗级消毒、推尘专用的50系机器人;有大理石抛光、晶面、翻新功能的室内石材养护专用60机器人;室内跨楼层地毯、硬质面扫地吸尘专用的Mini型机器人;室外垃圾自主倾倒专用的无人扫地车111。
二、疫情危机成为机器人投资的新机
智能机器人有效替代人工作业,减少了疫情期间很多工作岗位的感染风险。疫情期间,消毒机器人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武汉、上海等地的多家医院利用机器人开展消毒。这些消毒机器人能针对环境物表和空气进行自主移动式多点消毒,弥补传统固定式空气消毒机、紫外线消毒等方式的不足。消毒机器人还能针对患者、医护的高频活动区域重点消毒。
一直以来物流企业备受关注的“无人送货战略”,也在疫情期间提速实施。京东、美团等纷纷推出物流机器人。京东在武汉启用智能配送车,据称,工作量已占一定点医院医疗物资配送工作的70%。
此外,由于疫情造成停工停学,家庭教育类机器人的需求快速上升,疫情发生后,教育学习类应用较去年同期使用量增长达226%。儿童陪护机器人阿尔法蛋的品牌数据显示,疫情以来,后台数据调用量比往常增长10%以上。
三、机器人市场增长遇到的阻力
经济下行,行业洗牌期到来,天眼查数据显示:仅2020年新注册的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就有15111家,然而2019年全年工业机器人产量不足19万台,每家仅分到12台左右;受到技术门槛的限制,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同质化非常严重,价格竞争可以说一直处于“白热化”的状态。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最初是政策利好、资本入局,崛起于下游产业拉动。主要依赖于汽车和电子制造这两大产业的需求刺激,然而相对起步较晚,相关产品市场的份额也不大,地域广阔带来的零散发展问题以及“山寨”问题等不可避免,在控制器和减速器这两大核心零部件领域也依旧有待持续突破。
配送机器人市场规模并不是很大,也不是一个刚性需求,成为阻碍机器人落地的主要因素,已经宣布倒闭的家庭服务机器人Kuri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从面世到打响名气、再到停产和宣布倒闭,前后花了1年又9个月的时间。这家公司的倒闭,从侧面反映了家庭服务机器人的艰难。这些机器人并没有挠到用户真正的痒点,从而激起他们的购买欲。
总结
科技改变生活,伴随人类需求变化,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生产安全,优化了流程,只要找到适合的市场,解决人类面临的困难,机器人将继续获得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