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向最后一英里公司 Serve Robotics 投资 1000 万美元
原创 2022-03-12 11:18 优优 来源:中国AGV网Serve机器人公司使用自主移动机器人向客户运送物品,同时与行人共享人行道。| 资料来源:Serve Robotics
Nvidia正在向最后一英里配送公司Serve Robotics投资1000万美元。Serve Robotics在2020年11月被Uber以先前的公司名称Postmates收购后,于2021年3月从Uber分离出来。
Serve公司围绕Nvidia Jetson边缘计算模块建立了其人行道交付解决方案。来自所有车载传感器和摄像头的数据都由Jetson Xavier计算机处理。这些信息被用于避开障碍物、导航和定位。
2021年12月,Serve机器人公司在扩大的种子轮融资中筹集了1300万美元,带来了投资者,帮助该公司走向商业化的道路。这包括由Delivery Hero支持的DX Ventures、7-Eleven的企业风险投资部门7-Ventures和Uber。在这次最新的投资中,Nvidia又增加了1000万美元的资金。
我采访了 Serve Robotics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li Kashani,向他询问了与 Nvidia 的关系以及公司的现状。
迈克-奥兹曼(The Robot Report):Serve机器人公司在移动机器人的这一具体应用中,有哪些挑战需要解决?
阿里-卡沙尼(Serve Robotics):团队中的口号一直是 "真相就在人行道上"。因此,我们需要走出去,找出所有的边缘案例和我们需要考虑的关于这个机器人的事情。
我们早期观察到的一件事是,街上的人并不总是看到机器人。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在手机上,而机器人很小,如果行人没有看到它,就会被绊倒。因此,我们必须确保机器人的设计有合适的体积和大小,以便在人行道上的人群中能够被看到。
关于任何种类的车辆,还有一件事是,停车距离是衡量安全的一个标准。你希望它能快速停止,以避免障碍物或碰撞,但我们不得不增加停止距离。这是因为如果机器人在人群中停得太快,那么它可能会绊倒走在机器人后面的人。机器人就会成为一种危险。
因此,你有非常有趣的动态,直到你真正在外面与环境互动时才会想到。
作为一家初创公司,另一个大挑战是大流行病。我们不知道这将如何影响我们的业务。对于餐厅和送货的劳动力问题,我们不知道这将如何影响我们。但是,事实证明,这是该行业的另一个顺风。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疯狂的旅程。
既然你已经从Uber分拆出来,Uber Eats仍然是你的主要合作伙伴吗?还是你在寻找其他的合作伙伴?你们未来的路线图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想成为一家独立公司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可以与其他人合作。而这正是我们离开Uber后所做的事情。Uber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但我们也能够与其他的人合作。
12月,我们还接受了来自7/11和Delivery Hero的投资。还有其他的合作正在进行中,我们现在还不能谈,但我希望我们很快就能谈了。
你能对Nvidia的投资稍加说明吗?你已经将Nvidia的解决方案设计到机器人的核心部分,告诉我们为什么与Nvidia的关系和投资对你们双方都有好处?
特别是与Nvidia,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投资和合作类型。我们与Nvidia的关系一直可以追溯到2017年,当时我们第一次开始与他们合作。他们一直是一个密切的合作伙伴。我们在开发我们的产品时,以及他们在开发他们的一些产品线时,都与他们携手合作。
所以你们与英伟达的产品管理和开发团队密切合作,优先考虑支持你们需求的功能?
这是正确的。在Nvidia Jetson产品线中,有许多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已经与之合作,或希望在未来与之合作。对于我们的工程团队来说,这也是一种荣誉,因为Nvidia已经与这个领域的许多公司合作。
因此,这是对他们如何看待这一领域以及他们认为我们在技术方面的地位的验证。同样,我们相信当涉及到核心技术时,我们正处于领先地位。
Serve机器人公司目前在洛杉矶和旧金山提供服务,你们下一步的路线图是什么?
我们在旧金山湾区提供服务。我们现在正在建立我们的车队,资本的涌入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正准备在更多的地方推出,包括在我们目前运营的地方和新的市场。因此,到今年年底,我预计你也会在许多其他地方看到我们。
早期的市场看起来是有结构良好的人行道的城市地区,你需要结构良好的人行道和其他基础设施来运作吗?
大约70%的国家有人行道,所以我们有点依赖于此。基础设施不一定要完美。我不知道你是否去过洛杉矶,但那里的人行道有时并不总是很好的状态。但这就是机器人的设计目的。
一般来说,我们喜欢人口密度,但不一定要像曼哈顿或旧金山市中心那样密集才可行。
理想情况下,我们喜欢从有很多餐馆聚集的几条街道开始。这将成为一个很好的运营基地,因为通常在几英里之内,就有大量的人口密度,我们可以提供给他们。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探秘镭神智能3D SLAM无人叉车:激光雷达如何铸就全方位立体安全防护
- 《齐鲁晚报 · 齐鲁壹点》专访迈尔微视总经理郑卫军:给机器人装上了“眼睛”
- 比亚迪:绿色动力引擎,引领智慧物流新征程
- 客户案例|卓一8.5m高位三向AGV叉车助力农化企业,构建窄巷道智能化物流!
- 林德叉车荣获京东工业“供应链卓越贡献奖”,双方携手推动工业供应链数智化转型
- 众仓机器人全系AGV叉车崭新升级 助力企业仓储智慧化转型
- 产品详解 | KMP 600P助力智慧物流变革
- “吨位巨擘,风雪无阻”:蚂蚁机器人室外重载AGV在风雪中展现硬核实力!
- AGILOX拓展产品家族,释放无限可能-LogiMAT, Stuttgart
- 新华社:上海首批邮政无人投递车“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