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再现?360°环视检测,让线缆/管材质量问题无所遁形
转载 2024-09-04 09:50 海康机器人 来源:海康机器人线缆、管材应用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线缆直径不足可能影响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线缆表面如存在鼓包、凹陷、划伤等缺陷,不但影响其耐久性,甚至导致漏电短路等问题,进而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同样,管材直径不足会导致流量不足等问题,表面缺陷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对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线缆、管材表面质量检测至关重要。
线缆、管材常采用游标卡尺、测径仪等传统工具测量直径,加上人工目视的方式检测表面质量。检测效率有限,且存在漏检,从而导致不良品流出风险。
360°环视检测方案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案,可以像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样,高效精准地发现问题所在?
基于上述挑战,海康机器人推出3D激光轮廓传感器360°环视检测方案,通过四相机环视拼接,将多相机扫描到的被测物点云数据统一到同一个系统坐标系下,形成柱状物体外立面完整的点云数据。
方案优势
相比传统游标卡尺/测径仪的测量方式,环视拼接可实现物料在线、非接触式直径测量和表面缺陷检测;相比单轮廓传感器方案,获取信息更加全面,效率更高。
1、线缆/管材直径、直线度检测
通过多相机环视拼接,还原线缆/管材外表面点云,实时检测线缆/管材任意横截面的直径,避免不良品流出。
通过对截面数据的分析,可以计算出不同截面位置的圆心点坐标,进而实时监控线缆/管材直线度,当圆心坐标跳动超出一定阈值时,则判定线缆/管材某位置处发生弯折。
2、线缆/管材缺陷检测
通过多相机环视拼接,可实现线缆/管材外表面点云数据的采集,通过VM 3D软件,可对线缆/管材表面鼓包、破皮、凹陷、划伤等缺陷进行有效检出。
线缆表面缺陷检测
管材表面缺陷检测
推荐产品
产品亮点
● 内置高精度测量算法,精度可达亚微米级
● 高帧率芯片,扫描速率可达19 KHz
● 支持多种曝光模式,鲁棒性更强
● 多帧算法融合技术,轮廓更完整
● 多种滤波模式可选,数据更稳定
● 支持ROI选择、一键调试,操作更便捷
海康机器人360°环视无盲区检测,让线缆、管材等柱状物体的质量问题无处遁形,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助力管材、线缆企业实现高效率、柔性化品控管理。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埃森哲收购德国 SYSTEMA深耕高科技制造自动化版图
- 英国推行智能海上风电:机器人协同系统加速检修效率与安全
- Mammoet推出载重500T电动自驱重载运输车
- GreenBot发布自主除草系统
- 亚马逊部署第100万台机器人,“DeepFleet”AI模型重塑内部物料搬运
- Augmentus获1100万美元A+轮融资 推动“Physical AI”机器人焊接与表面处理落地
- Outrider打造首个符合TÜV SÜD安全标准的自动化拖车场系统
- 安徽叉车集团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 高光时刻 | 极智嘉登上福布斯Forbes, 领航北美智能仓储变革
- 智能制造统一管理 智能物流多车混行 | 国自助力太重挖掘机全厂智能AGV物流系统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