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星科技CEO蒋超谈“新质生产力”:企业发展“牵引力”和企业转型“方向盘”
转载 2024-09-11 08:54 炬星科技 来源:炬星科技从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原创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概念,到《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首项政府工作任务,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全面部署,“新质生产力”无疑已成为把握未来中国高质量发展脉搏的关键词之一。
企业应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物流行业如何响应号召发展和形成“新质生产力”?近日,Syrius炬星科技创始人兼CEO蒋超在接受《物流时代周刊》专访时分享了他的观点。
以“新质生产力”为发展的核心命题
从大环境来看,伴随相关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新质生产力被深入解读,它由“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等核心要素组成,共同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
从行业角度来看,物流作为产业链、供应链的基础设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同时,也面临着升级、焕新的多重压力,亟须“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为行业赋能。
从物流企业自身角度出发,近年来除了劳动力成本外,企业的管理成本也在逐年上升。因此,“降本增效”“数智化转型”成了发展的主旋律,也引领着企业朝向速度更快、质量更高、用户体验更好的方向不断改进。
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性,蒋超有两点思考。
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是引领企业向前发展的“牵引力”,为企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全球政治、经济加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要想求生存、求发展,需要顺应产业升级焕新的趋势,深化“数字化”转型。在更实际的层面,企业则需要一些升级焕新的动力。因为转型面临着挑战和风险,同时也需要付出相应的时间和成本去改变,去切换赛道。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牵引力”,企业往往会在实操过程中瞻前顾后、缺乏信心。而“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则坚定了企业“求新、求变”的决心。
蒋超表示,在传统的智能工厂中,企业常面临如建设、运营、人力成本高,人效低,生产和管理非标化,质量控制难度大等多方面挑战。对此,炬星科技在自身建设智能制造工厂时,为了解决这些影响生产效率、增加运营成本和质量控制难度的痛点,便对传统的智能工厂方案进行了改进,采用“新模式”来实践。
利用“工站(CELL)”生产法,通过 AMR 自主移动机器人实现物料从配送、生产、组件测试等全流程自动流转。如,每个“工站(CELL)”生产单元专注于单一任务,单元间的物料流转不依赖于传统流水线或固定路径的自动导引车(AGV)。这种流转由炬星科技自主研发的机器人集群控制和作业规划系统 FlexGalaxy.AI 完成,从而实现了从物料搬运到机床上下料的全自动化流程。
通过 FlexGalaxy.AI 的 PMC(Planning Material Control)子系统,精准控制工厂的生产计划和物料供应。炬星科技的 AMR 自主移动机器人根据 PMC 子系统提供的物料流转计划进行操作,确保原材料、中间件、半成品按照既定计划流转至相应的工位,并最终完成总装。这一转型实践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物料积压,确保了生产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另一方面,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就是握紧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盘”。
新质生产力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传统生产力,是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为主要内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载体是产业。
物流作为传统服务行业,无疑应该从“规模扩张”到“提质增效”的方向发展,开辟“新赛道”,尽快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建成以智能、绿色、融合为特征的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新产业”。“以机器人的动力延伸人的体力、以人工智能扩展人的脑力”正是炬星科技在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 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清晰明确地提出的发展方向。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内在要求,“新质生产力”要求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质量和效益”的跃迁,而“持续创新”已经成为炬星科技的DNA与核心竞争力。
据蒋超介绍,自2018年成立以来,炬星科技坚持产品与技术的自主研发,创立之初,便以打造“软、硬、服”三项全能为战略目标。目前,炬星科技在北京和深圳两地均设有研发中心,已拥有超200项专利,其中超过50%为海外专利。同时,在日本和新加坡,炬星科技分别设立全资子公司,可为客户提供“按需订购”的AMR租赁服务。
炬星科技持续在机器人操作系统和多智能体控制技术上深入研发、夯实基础,并不断地开发新品丰富产品矩阵。无论是造型灵巧优质、便于操作的“FlexSwift·小旋风”系列,还是具有更大载重能力、便于软硬件集成的搬运机器人“FlexPorter·大力士”系列,抑或是填补AMR市场轻量举升型产品空白的“FlexLifter·大金刚系列”……炬星科技 AMR 产品矩阵不但可充分覆盖电商仓库的订单履约服务所需的“拣选”“上架”和“盘点、理货”需求,而且,在场内物流的“定点搬运”“线边出入库”“叫料送料”和原材料仓以及成品仓“出入库”等场景之中表现亮眼,可满足“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全场景需求,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场内自动化解决方案。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Applied EV推出全球首款全自动物流车辆
- Neura Robotics完成1.2亿欧元B轮融资,推动认知和类人机器人商业化
- Deep Robotics的机器人犬在新加坡电缆隧道开创智能巡检
- Symbotic收购沃尔玛机器人业务
- Sereact完成2500万欧元A轮融资,推动AI驱动的机器人技术发展
- COVVI发布备受期待的突破性的COVVI机器人手
- 日本芝浦工业大学开发出“准确率高达 98%”的机器人抓取系统
- 机器人安保初创公司Undaunted获得初始种子轮融资
- 卡车装在机器人Slip Robotics完成2800万美元B轮融资,致力于提升物流速度与安全性
- Pickle Robot公司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推动物流自动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