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峰会隆重召开
转载 2016-11-17 20:50 来源:2016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峰会11月15日,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工业机器人制造和应用产业联盟等单位共同承办的“2016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峰会”于广州香格里拉酒店隆重召开。
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全国各大知名高等院校及研究院所、优秀机器人研发生产制造应用企业,国家和政府有关部委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及媒体界等500多位嘉宾参加了本次峰会。其中,特别邀请了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名誉会长、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原主席顾秀莲出席本次峰会。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徐建总经理
广州市人民政府王东副市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杨拴昌副司长
峰会开幕式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主持,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徐建总经理、广州市人民政府王东副市长、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杨拴昌副司长、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书记邹生分别为峰会致辞。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发表了主旨演讲,表示应加快工业机器人开发应用,促进制造业智能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熊有伦发表了“中国制造创新发展与共融机器人产业兴起”的主题演讲;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副校长唐晓青对中国制造的质量提升之路做了精彩的分析报告;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曲道奎在“机器人技术革命-协作机器人”话题中发表了独特观点;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院长朱骁洵提出数字化在未来工业中的重要性;
上海德梅柯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总裁孔兵发表了“智能工厂在产业中的应用”的主题演讲;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副院长徐涛表示应落实国家战略,深化军民融合,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郝玉成作出了“机器人+”的系统智能与应用生态分析。
当前,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整机生产、关键零部件研发、个性化行业应用等很多领域与日美等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但中国作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的市场,有自己的优势,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期,必须坚持创新。熊有伦院士指出,机器人是科学,是技术,更是产业,共融机器人是中国制造的重要产业之一,其主要内涵特征是机械臂+海陆空+人机共融。共融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装备)、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高端医疗装备与康复辅助器具。发展共融机器人产业,必须建立全新的创新体系、创新链、产业链,坚持机器人+业内,合作共融,夯实科技基础,加强关键颠覆性技术的研究和攻关。唐晓青副主席认为,中国制造已经成为满足并丰富国际市场需求的重要源泉,中国产品质量水平持续提高,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持续提升,但中国制造也面临国际知名品牌少、企业管理方式粗放、产品被通报召回等问题,要全方位提升“中国制造”产品质量。曲道奎总裁认为,机器人产业经过多年发展,但仍有99%以上的工作不能由机器人代替,机器人产业的痛点在于,机器人目前还无法具备人的心灵手巧、耳聪目明、能说会道、腿脚快捷、协调配合,机器人技术面临革命——协作机器人是重要的的发展趋势之一。他还从新松的实践作了论述。朱骁洵副总裁认为,世界正在变得更加数字化,数字化变革也同样发生在工业领域,带来了商业模式、价值创造过程与产品的革命,而数字化转型需要广泛合作作为基础。孔兵总裁从实际生产角度向我们阐述了智能工厂以其精确、科学、高效等特点,在未来的产业中肯定会发挥重要作用,而机器人将是智能工厂实现的重要手段。徐涛副院长认为,随着智能制造的应用推广,我国军工制造业也面临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的任务需求,随着智能制造的应用推广,我国军工制造业也面临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的任务需求,航天科工将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军民融合,把握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关键环节,积极联合国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地方政府,高效聚集产业要素和资源,打造“小核心、大协作”协同发展共同体,引领构建“企业有组织、资源无边界”的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圈。国机智能郝玉成总工程师认为,智能装备和产品是智能制造的实现端,工业机器人是智能装备的重要基础,因此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峰会上演讲嘉宾们的真知灼见让与会者对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了清晰的了解;同时对未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可采取的科学性、可行性策略有了明确的思路。峰会上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精英济济一堂,相互碰撞思想,分享观点,交流经验,共同推进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共赢全球机器人技术与产业的新发展。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致力于打造一个会展平台,为机器人产业的上下游产业协同、跨界合作、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产业与金融的结合提供沟通情况、发布信息、交流经验、形成共识、发现机会、寻求合作、共谋发展的综合服务。